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万宁小海成功“逆袭” 潟湖终迎华丽转身
发布时间:2022/03/31 新闻 浏览:176
眼下,正值春天时节,海南万宁市小海红树林种植示范段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株株红树林新苗迎风摇曳,用绿意点缀着小海,时常有白鹭低空盘旋、灵动翻转,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徜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万宁小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小海红树林种植工程和退塘退排还湿地切实见到了实效。
小海为什么如此重要
位于海南万宁东部的小海,是中国最大的潟湖内海,现面积约43平方公里,周长约43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誉为大自然的“基因库”和“聚宝盆”,是白鹭、天鹅等鸟类和鱼螺贝类的栖息天堂,其中就包括驰名中外的港北对虾、和乐蟹、后安鲻鱼、石斑鱼等名优特产。
但是,由于过去无序的扩张养殖和污水直排,给万宁小海带来一系列的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
为打好小海生态治理攻坚战,谱写“美美与共”新故事,近年来,万宁综合施策治理小海,通过开展退塘退排、污水截留、增加海水动力、种植红树林等措施,推动小海水质不断完善、渔民收入有所增加。
万宁拉开治理小海帷幕
2019年10月,万宁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万宁小海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小海生态治理正式启动,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驳岸美化、生态修复;固废资源化减量化;试验段先行、边治理边改善”的原则,对小海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计划用5年时间,努力恢复小海原生态功能,推动小海可持续发展,让小海继续造福万宁百姓。
为告别过去无序扩张养殖和捕捞,万宁市委、市政府投入近4亿元开展小海周边养殖池塘和养殖渔排清退工作,印发了《万宁市2019年小海和老爷海周边水产养殖池塘退出实施方案》和《万宁市小海海域渔排退出实施方案》,清退了小海周边养殖池塘8693亩,拆除了港北通道上渔排24594口。
在解决养殖污染源的同时,万宁也开启了小海红树林种植工程。2020年万宁市政府印发《万宁市退养还滩与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决定对小海周边已清退的养殖池塘区域进行改造,计划在宜林区域种植约3000亩红树林。目前,万宁已种植小海红树林1800多亩,昔日遍布渔排的小海,已逐渐筑起“海上卫士”红树林。
生态惠民,生态为民,如何推动渔民转产转业,端稳“新饭碗”,万宁建立了“企业帮渔民、政府扶企业”的联动机制,逐步引导渔民转产至符合环保标准的水产养殖生产,同时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联系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等劳动力吸收较多的大企业,空余一定岗位安排退塘退排渔民,确保渔民转产转业后稳定增收。
小海将被打造成全省“六水共治”样板
3月2日上午,万宁市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这也预示着万宁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下,统筹推进治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推进“六水攻坚战”,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贡献万宁担当和力量。
“治‘六水’必先治小海,因为小海几乎具备了当前万宁‘六水共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万宁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小海作为万城、和乐、后安3个乡镇,共约18万人口的“钱袋子”和“米袋子”,是全省极为少有的包含“六水共治”全部内容的生态治理工程,小海治理修复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万宁提出将小海治理作为万宁市“六水共治”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更好地更为全面地推进“六水共治”攻坚战,努力把小海打造成全省“六水共治”的样板。
据了解,目前,万宁已制定了《万宁小海“六水共治”专项实施方案》及《万宁小海“六水共治”项目清单》,明确年度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形成细致周密的作战图。力争实现2023年小海周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2025年小海周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力争2025年将小海水质提升至二类水质的目标。
目前,万宁小海正在开工建设4个工程项目,分别是小海红树林种植工程、小海南汊道恢复工程、万城镇小海片区污水治理项目和港北口门拓宽工程。小海红树林已种植1800多亩;小海南汊道恢复工程已完成47%的工程形象进度;万城镇片区截污项目已完成46%的工程形象进度;港北口门拓宽工程刚开工建设。
万宁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综合治理,小海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今年1月、2月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监测结果显示小海水质(国控点)均为一类,今年3月根据市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小海水质(国控点)为二类。小海水质符合水功能区考核评价标准。
小海的“逆袭”,折射出万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毅力和成效。接下来,随着“六水共治”的纵深推进和小海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全面发力,万宁也将持续以生态修复扮靓小海,着力书写小海“重生”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