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innov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海南工匠周皓:3次赴马里亚纳远洋科考,助力“国之重器”探海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工匠周皓:3次赴马里亚纳远洋科考,助力“国之重器”探海

发布时间:2021/11/24 创新 浏览:41

一把锉刀在手中反复推拉,铁屑飞溅中,零件表面变得平整光亮。日前,记者刚一走进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车间,就看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周皓忙碌的身影。

“零件表面打磨后是否平整,眼睛是看不出来的,得用手去摸,用心去体会。”头发丝直径1/16粗细的划痕,周皓仅用手触摸就能感知出来。

周皓是一名深海钳工。在3次马里亚纳远洋科考航次中,他先后解决了168项海试科研装备技术难题,帮助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个国际、国内第一。

成为深海探索者

“小时候觉得爷爷修东西特别厉害,很崇拜爷爷。”周皓的父母都是煤矿工人,爷爷是一名钳工,他从小就对技能耳濡目染。于是在上技校时,选择了钳工专业。

步入工作岗位后,精益求精的老师傅们给他上了一课。

“产品明明已经达到验收标准,但他们还在继续升级标准。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老师傅们的工作态度让周皓深受触动。

工作最初几年时间里,为了磨炼技能,周皓每天锉削练习过万次,用坏的锉刀近千把。他的手被锉刀磨起了水泡,然后水泡又被顶破。“当时一碰到工具就像针扎一样疼,最后手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他说。

2016年,36岁的周皓加入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开启海上之旅。

“深海设备要应对低温高压的极端环境,对舱体的密封技术和抗压性要求极高。往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就要承受接近1100公斤的压力。”为此,周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多月,恶补深海设备资料,通过翻看、研究各类设备的使用手册,熟悉原理和操作方法。

海上亮绝技

第一次52天、第二次68天、第三次54天,这是周皓3次赴马里亚纳的出海时间。由于是远洋科考作业,每次出海都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晕船的周皓来说,海上生活是极大考验。

2016年6月,周皓跟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去往马里亚纳海沟挑战万米深度。晕船呕吐了10天的周皓,才刚适应海上生活,就接到了安装潜水设备的任务。当时,根据海试装备返回记录的数据,需要对装备进行升级改造,由于没有改造所需材料,只能在船上寻找材料临时制作。

“队长开玩笑说,只要不把船拆沉了,什么材料你都可以拿来用。”周皓回忆说,他和同事拆除了船上符合条件的零件和钢材,重新制作了改造所需的零部件。

最终,“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完成了10900余米的挑战,成功获得120余升万米海水样品,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

更加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

2017年1月,“万泉”号深渊着陆器定时释放器的锁紧装置和陶瓷高清摄像机密封装置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此时,留给周皓的时间只有3天,而维修所需要的10毫米不锈钢板,由于船上没有合适的机加工设备,只能靠手工加工制作。

当时受海浪影响,整个船体晃动剧烈,这让周皓的维修难度再次升级。

“材料都需要手工锯割、打磨,为了让我保持平衡,同事们轮流站在我的背后,抓住我身上的皮带,帮助我站稳。”周皓回忆说,为了不让摄像机的密封舱进水,他将装置拆开后弄清原理,重新设计了一个加压密封装置。

这一次深海探险,获得了大量珍贵高清视频,在7449米深度成功拍摄到高清深海狮子鱼,这也是国内采用陶瓷材料作为耐压舱在深海的首次应用。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每完成一次深海挑战,都要和国旗合影,这是属于周皓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说:“那一刻真的感受到无上荣光,对自己的技能很自豪。”

对于图纸上的数据,加工之前他总要再检验一遍;已经加工过10遍以上的零件,再加工时,他还是会琢磨怎样能做得更好;他手工加工的零部件,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有周技工在,我们出海科考就很安心。”不少跟周皓合作过的科研人员都对他赞不绝口。

2018年,周皓开始带两名学生,学生都喜欢喊他“皓哥”。

“皓哥做事情很精细,不仅能把设备修好,还能从无到有进行设计。”学生赵民柏对他很佩服。

“皓哥对我们很包容,教技术也很有耐心。”学生罗圣文说,周皓不仅教授技能,也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

“技术上没有差不多,差不多其实就是差挺多。”在周皓看来,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百分之百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