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16家合作社助力三亚大茅村乡村振兴“脱胎换骨”
发布时间:2021/12/16 财经 浏览:235
“平均每月近5000元收入,家里现在也盖起了小楼房。”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里,看着种在“水”里的蔬菜一片翠绿,45岁的新型职业农民黄丽萍乐呵呵地说。自从成立16家种植养殖合作社后,大茅村越来越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底气也更足了。
“种菜哪有不在土壤里?不用浇水施肥?”起初,和许多传统农民一样,黄丽萍听到种菜没有土壤,怎么也不相信。到三亚大茅共享农庄现代农业生态园工作后,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她掌握了走在科技前沿的农业技术,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给农业的变化是如此神奇。“许多人也许没见过‘种在’水里的蔬菜、番茄,在共享农庄里工作,让我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魅力。”正在现代农业生态园里工作黄丽萍说,温室内空气洁净,没有喷洒任何农药,采摘的草莓、番茄轻轻一擦就可以直接吃,不用担心。
番茄、草莓、瓜菜均是无土栽培,采取水温调控等技术在大棚种植,不再像传统农业那样,头顶烈日,脚踩泥巴辛勤劳作。在三亚大茅共享农庄,像黄丽萍一样,通过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由传统农民变身技术农民的不在少数。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往单打独斗很难占有市场一席。根据村里的情况,大茅村抱团取暖,成立合作社。同时,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盘活大茅村农户闲置土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由传统大田轮作发展成高效农业产业,增加农户收入。
一株株龙眼树枝繁叶茂,林下养殖了上千只鸽子,旁边槟榔树刚采摘的印记清晰可见……“这两年槟榔价格好,售价每斤20元以上,村民收入一下子增加许多。”麦鸽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麦永良介绍,他们合作社有近200亩的林地,种植芒果、槟榔、龙眼等经济作物。成立合作社后,销路也不发愁了。
同时,三亚大茅共享农庄以“企业带动、土地入股、村民参与”方式,开发乡村健身休闲农业,打造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发动农民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传统农民也变身技术农民。
“全村先后成立16家种植养殖合作社,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每人每年6700元增至2020年的每人每年21500元,足足增长了3倍多,越来越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言语间,大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正才一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