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三亚30个美丽乡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分”出乡村“高颜值”

新闻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 海口江东新区快速通道项目建设者:施工“不打烊” 冲...

    “既然选择这份事业,就应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助推项目高质量建设。”1月21日除夕当天,海口江东新区快速通道项目经理曹洪坤和往常一样,上午9时来到项目钢筋加工场地,和现场施工人员沟通当日施工计划。曹洪坤告...

  •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在海口发布 海南两人上榜

    1月18日上午,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海口市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 2022年儋州洋浦认定高层次人才600余人

    儋州洋浦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全方位培养、引进、服务、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高地”。2022年,儋州洋浦新增认定高层次人才600余人,为儋洋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对...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三亚30个美丽乡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分”出乡村“高颜值”

发布时间:2021/08/05 商业 浏览:170

村里的破砖烂瓦“难觅踪影”,坑塘里的陈年垃圾“无影无踪”,道路上的塑料袋“荡然无存”;各家门前都有一套“四分类”垃圾桶,分别盛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保洁员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清扫……如今,在三亚的广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正如火如荼推进,一道道靓丽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

垃圾分类虽然看起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却是“大事”。从去年10月开始,三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目前,全市30个美丽乡村已逐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小积分大动力

垃圾分类“分得准”

“只要把垃圾丢到相应的垃圾桶,就能获得积分,可以用来换东西。”在天涯区梅村村,每天早上村民高大姐都会把垃圾进行整理和分类,等待分类垃圾车上门回收。

“蓝色是可回收垃圾,绿色是厨余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高大姐向记者介绍。垃圾分类有妙招,村民分得“清”,丢得“准”。原来,在梅村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套“四分类”垃圾桶,村民提前把生活垃圾分类好后,工作人员会上门回收,而且分类好的垃圾,根据重量,村民都会获得相应的积分。

为鼓励村民积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天涯区将梅村村作为三亚首个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的行政村,针对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分别制定每斤各奖励20分、1分的标准(100分可兑换人民币1元),以鼓励村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

“通过学习,我们全家都知道纸类、金属、玻璃是可回收垃圾,电池、废旧电子产品、过期药品、医用垃圾等为有害垃圾。”村民董少省将分好类的垃圾投放到垃圾分类清运车,并通过智能设备将积分输入自家的垃圾分类积分卡后对记者说,他和妻子以及正在上小学4年级的儿子已习惯对垃圾分类。

现在,越来越多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这让梅村村垃圾分类清运员罗金光很欣慰。他向记者介绍,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村民随便乱放,经过多次指导、宣传,村民的意识逐渐提高。此外,梅村村还投入了4辆垃圾分类清运车,每天专门上门回收村民的生活垃圾。同时,在村里建设一个占地约60平方米的智能垃圾屋,着力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样板”。

清楚分主动分

分出绿色“新生活”

梅村村实施积分垃圾分类,这是三亚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生动实践。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提高,从“不会分”“不愿分”到如今的“清楚分”“主动分”,有效改善了乡村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同样,在“网红”民宿博后村,村民也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走进博后村,干净整洁的村道让人心旷神怡。这个曾经“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庄,乘着旅游业发展的“快车”,迅速成为三亚“网红”,随着村民的经济收入越来越高,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也日益增长。其中,做好垃圾分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有积分,可以换饮料、水果蔬菜等。”村民罗先生说,自从村里实行垃圾分类换积分后,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村民都明白,做好垃圾分类对村子的环境有好处。“垃圾分类做得越好,游客会来得越多,村民的收入才会越多。”罗先生笑着说。

博后村垃圾分类能取得这样的成效,除了村民的自觉性,也离不开工作人员的一番苦心。博后村垃圾分类督导员周庆珍告诉记者,一开始村民也不习惯,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都丢进一个桶里既“省时又省事”。但经过工作人员督导和引领,现在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据了解,今年6月,博后村在原有垃圾分类屋的基础上,新开设了5个智能垃圾分类点,同时配备11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垃圾分类,还定期上门入户及举办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建机制定目标

分类知识“人人晓”

秸秆柴草找个家,集中积肥上庄稼;有害垃圾找个家,单独收集销毁它;金属塑料找个家,回收加工价值大;其他垃圾找个家,收集清运把电发……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今在三亚,一股回收分类,统筹推进资源化利用的“火苗”正在燃起,一个个长效机制,破解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2019年,三亚率先在17个美丽乡村试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其中吉阳区博后村成为17个美丽乡村中第一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400个垃圾桶配备到户,专人上门指导村民垃圾分类。

2021年,《三亚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印发。按照既定目标,今年要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以上。2022年要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城区“五定”(定投放点、定投放时间、定督导员、定责任单位、定转运单位)达标率100%,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撤桶并点工作完成90%。到2023年,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撤桶并点工作和本区域内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建设任务,形成具有三亚特色的农村差异化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三亚明佳园林环卫集团生产部总监朱国强介绍,通过入户宣传以及做了相应的分类活动之后,跟以前比起来在垃圾量上减少了很多。比如其他的垃圾相当于减少了30%,可回收的垃圾增加了0.5到0.8吨,有毒有害也减少了0.3吨左右。

市住建局环境卫生管理科三级主任科员仝金川介绍,接下来将通过执法检查规范垃圾分类的单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主要检查是否落实方案制度,设施设备是否齐全,通过执法发现的问题,包括整改的情况,来提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

目前,三亚共有30个美丽乡村正在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接下来,三亚将加快构建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让农村“颜值”越来越高,村民生活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