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海南福山油田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 践行低碳减排新路径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福山油田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 践行低碳减排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8/25 科技 浏览:322

“看到那10个并排竖立的银色罐了吗?那是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也是进行碳利用、封存的环节之一。”

8月19日,在中石油海南福山油田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山油田)花场油气处理中心的露天场区,该中心副经理李珩头顶安全帽,指着数米开外的高大罐体,对海南日报记者说道。

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能被封存吗?如何做到?一家油气企业,为什么要封存二氧化碳?

“实际上,我们利用CCUS技术(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利用二氧化碳来驱油驱气,提升油气采收率和产量,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福山油田公司总经理助理娄序光解释道。

变“废”为“宝”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捕集和解析二氧化碳。在油田开采、天然气开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往往和其他气体混杂在一起,因此为了不“捕集错对象”,首先要借助吸附剂等,将它解析提纯出来。

接下来的第二步,是对解析出来的二氧化碳进行“特殊处理”。通过压缩、制冷等方式,将二氧化碳制成液态存放于储罐内,通过输气管道、槽车等设备或工具进行运输,运到目标井场。

最后一步,是再利用及封存。将二氧化碳增压注到地下3000米至5000米的圈闭构造内,进行地质封存。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还可以完成驱油驱气的新“任务”,形象地说,就是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孔隙处,“挤占”空间,原本埋藏或“游荡”的石油、天然气等就会被“挤出”。

早在2018年11月,福山油田CCUS先导试验一期就已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已累计埋存二氧化碳超过9万吨,相当于140公顷森林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累计增油8000吨。“先导试验的成功,验证了通过二氧化碳埋存技术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环保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娄序光说。

飘散在大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换个“容器”、进入地下,被科学利用后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去年,福山油田启动CCUS二期工程,在福山油田花场处理中心建设一套15万立方米/天二氧化碳分离及捕集液化装置,用于朝阳区块注气开发。“按照计划,这一工程今年9月就会试投产,10月份正式投产,设计年埋存能力可达10万吨。”李珩介绍说。

这一串串减碳数据,对于福山油田而言,与环保投入、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一样,一直在变化——

“我们通过推动CCUS项目,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新能源转型、开展林业碳汇等五大方面的工作,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不断探索路径。”福山油田质量安全环保处处长李鹏洋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启动了对整个福山凹陷及周边二氧化碳埋存潜力进行详细的评价工作,并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相关摸排,为以后深入参与国内碳交易活动打下基础。

按照福山油田的计划,预计到2025年,其新能源、新业务在清洁替代方面实现良好布局,二氧化碳封存能力力争达到100万吨/年以上。此外,在福山油田还将持续强化严守生态红线、创新环保管理模式、创建绿色矿山等方面措施,巩固环境保护成效。

变化很大也很多,但一直不变的,是海南推动像福山油田一样的众多企业,不断追求绿色生产发展道路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