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口江东新区898艺术村为非遗文化打造展示平台
发布时间:2022/09/22 乡村振兴 浏览:73
漫步在海口江东新区898艺术村,村道整洁干净,青瓦白墙间随处可见栩栩如生的艺术画作,在被画作“包装”的一间间村居内,藏匿着一项项非遗作品:用立体浮雕寄托文化寓意的灰塑、坚持以古法技艺传承千年图腾的苗绣……江东新区898艺术村为非遗文化打造展示平台,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文旅融合之路,让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增添发展动能。
扎根乡土让灰塑艺术开出传承之“花”
手中灰刀飞舞,将纸筋灰一点点抹在打好底的版面上,细心雕琢每个立体细节,荷花花瓣绽放的弧度、根茎上一丝一缕的凸起……在灰塑手艺人许达联灵巧的双手间,自然万物生长的气息跃然纸上。
许达联来自文昌,自16岁第一次拿起灰刀至今,已经研习这一手艺50多年。在文昌多地民屋、寺庙的屋脊上,都可以见到他创作的精美灰塑,历经几十年风雨,如今依然栩栩如生。
2020年的春天,许达联得知海口正在创建一个艺术村,便前来一探究竟,没想到一踏进村子他就决定:就是这里了。“村子虽然离市区不远,但这里安静,环境优美且民风淳朴,适合打造灰塑展示平台。”许达联说,898艺术村的自然和区位优势,有利于集聚岛内外的游客,为灰塑创造更多向世人展示的机会。
在许达联的工作室内,每幅作品的背后都包含祥瑞寓意,让人流连忘返。许达联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走近灰塑艺术,该工作室不仅向受众提供体验机会,还创作篇幅较小的作品供游客购作旅行手办。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898艺术村这一平台了解灰塑艺术。
创新形式特色长桌宴“活化”苗族文化
走进艺术村的另一幢民屋,苗族新娘帽、苗绣服装以及各种手工银饰琳琅满目,苗族艺术家陈彩英细心打理着这些珍藏多年的“宝贝”,不少物品的背后都深藏着一个难忘的故事。
“这个图案是‘树神’,围绕一旁的是人和蜜蜂,象征着苗族人对自然的崇拜……”陈彩英轻轻抚摸着衣服上精致的苗绣,对每个图案背后的寓意如数家珍。2021年,陈彩英受邀入驻898艺术村,苗绣逐渐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搬进“新家”后,陈彩英把自己珍藏的苗绣艺术品在此一一展出,这里不仅有老一辈苗族人手工制作的苗绣衣服,更有从清代传承至今的苗绣围巾,每一件作品里都汇聚了苗族祖先传承至今的智慧结晶。为了将苗族文化“活化”起来,陈彩英还在村子里办起了长桌宴,邀请苗族同胞和市民游客一起吃三色饭、饮山兰酒、体验黎歌苗舞,最多一次有200余人参加,打响了898艺术村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的招牌。“非遗传承离不开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接下来将继续推广长桌宴,并开办苗绣体验班,让苗绣被更多人知道的同时,带动起乡村经济的发展。”陈彩英说。
如今,898艺术村不仅集聚了来自书法、油画、雕塑、黎锦等众多专业领域的60多位艺术工作者,还为非遗领域的艺术传承培育了肥沃的土壤。而各类艺术体验课程的开设,为市民游客搭建了一个“接地气”的艺术文化体验平台。在这里,乡村振兴正搭乘艺术的“快车”驶向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