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昌市以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拓乡村振兴路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文昌市以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拓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1/12/17 乡村振兴 浏览:55

潭牛文昌鸡、东郊椰子、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细数文昌农业品牌,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浮现于眼前。

近年来,文昌市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目前,文昌已经形成了文昌鸡、椰子、罗非鱼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而这些品牌也成了文昌市一张张靓丽的名片,激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完善产业链让文昌鸡“远走高飞”

12月14日,在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委会春回村村民韩武的文昌鸡养殖场内,散养的文昌鸡正在悠闲觅食。利用自家10亩林地,韩武与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起了养鸡场。“林下养鸡一年能赚12万元。”韩武说道,这也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除了传统的养殖和毛鸡销售以外,文昌鸡产业也在不断完善产业链,扩大销售市场,提高文昌鸡的附加值。

“工人宰杀好的毛鸡,经过卫生处理就直接打包好进冷库,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文昌鸡的新鲜品质,冷藏保鲜后送往岛内外的市场。品质保障了,合作社的订单增加了。”在文昌市新桥墟昌头村的文昌绿然潮记文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张蝶说,冷库能放下约一万只鸡,冰鲜鸡销往广东、香港等地。“冷库自去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合作社的销售量正在逐步上升,不仅卖毛鸡、还可以卖冰鲜鸡,现在还合作研发各种做法的熟食鸡。”

张蝶算了一笔账:净鸡销售每只增加6元,每月可增收15万元;熟鸡销售每只增加15元,每月可增收7.5万元。“我们合作社一年至少增加90万元的收入,这是非常可观的。”

近年来,文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昌鸡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不断加大发展力度,文昌鸡产业已成为文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让文昌鸡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文昌市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把有发展潜力、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文昌鸡原产地标记和注册商标保护力度,实行标准化饲养、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文昌鸡规模化养殖取得显著成效。“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规范化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标准化生产,提高品种质量,有利于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文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2020年文昌鸡饲养量达到7695万只,出栏5749.39万只;2002年和2005年文昌鸡品种和饲养管理规程分别获得海南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证。2004年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注册”(后改为地理标志注册)殊荣,2009年6月又获得国家“证明商标”注册。

目前,文昌全市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场有8家,10万只-100万只的有15家,1万只-10万只的有769家。全市已成立81家文昌鸡养殖合作社,现全市文昌鸡饲养从业人数达1.6万人。

融合发展让文昌椰子产业攀上新高度

在品牌强农同时,文昌也在以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甲天下。

在文昌,椰子产业最具当地特色。肉厚味美、清澈甘甜、口感独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光、热和土壤条件资源,加之当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椰文化,催生了“文昌椰子”这张靓丽的地域名片。

而文昌椰子也因产业链完整,产业化程度高,产业历史悠久,产品类别丰富,发展后劲十足。

正值旅游旺季,在文昌春光椰子王国旅游景点,来自山东的游客陈先生正带着孩子体验制作椰子美食的乐趣。

在这个占地面积60亩的椰子王国里,有六大特色板块:椰王宫、椰美食制作廊道、椰艺阁、椰之春、椰膳苑和御椰园。游客在这里通过可视化生产车间、研发检验室,可以亲眼见到一颗椰子变化成椰子糖、椰子饼干等各类休闲食品的神奇过程。

“在这里可以了解椰子文化,椰子的故事,享受椰子美食,还能近距离感受椰子食品的制作工艺,真是大开眼界。”陈先生说道。

而在文昌椰子产业重镇东郊镇,作为椰乡文昌的椰子核心产地,闻名天下的东郊椰林一直是海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东郊椰林独有的椰风海韵,与当地各色椰子加工业相得益彰,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为助力椰子产业发展,文昌市大力推进“文昌椰子”品牌建设,开展“椰林工程大行动”,把椰子产业作为经济引擎、生态屏障、旅游亮点,编制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实现经济、生态等多种效益。以产地区域品牌赋能,推动文昌椰子产业提质升级,重点促进椰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文昌椰子”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获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海南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大赛三等奖;2019年录入“海南省第一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和《2019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报告》;2020年获得海南省十大农产品地理标志。

“科技助农”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传统水产养殖如何实现现代化?在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可窥一二。

水产养殖业是冯家湾渔民依赖多年的生计。上世纪80年代后,受冯家湾优良的自然条件吸引,一批科研院所和水产企业纷纷入驻冯家湾,带来先进的育苗技术,拉动养虾业、饲料业、网具业等整条产业链发展,冯家湾因此成为知名的“虾苗谷”。

2020年,文昌市规划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鼓励当地养殖户“上岸”“上楼”养殖,探索近海养殖产业发展新路径。

产业园内首栋示范养殖厂房共2层,鱼虾螺采取多层养殖模式。厂房跨梁架空结构下,数十个船型水池排列有序,由给排水管道、供氧管道等串联成一体。厂房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室内温度和光线,为不同种类海产品提供适宜的繁育和生长环境。多层养殖模式不仅稳定、可靠,而且让同等面积的土地提高产出60%以上。

今年5月,当地富有经验的养殖户曾广能等首批4户养殖户正式在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的两层养殖厂房进行东风螺、东星斑、银鼓鱼投放试养,开启他们的“车间化”养殖新模式。在三年试养期内,园区对他们免收厂房租金、供水等费用。

“几个月时间,就已有两批东风螺螺苗顺利卖出,产生了经济效益。”曾广能说,与传统养殖场相比,工厂化养殖车间生产条件可控,孵育的东风螺苗品质更加稳定。

为实现生态化、工厂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建设目标,冯家湾产业园还规划建设了深海取水工程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即从深海集中取水、统一供水,取水管线深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岸生态的破坏,同时有效提升水质。园区内产生的养殖尾水、加工废水、生活污水,统一分类、集中处置,确保达标排放,维护湿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大大降低了入园企业在取水、排污等方面的建设成本。

文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文昌还将引进培育种苗、饲料、加工、冷藏、运输、贸易等上下游企业,完善生产、销售、运输、加工、出口、质检等环节,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