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白沙新高峰村百姓迎来搬迁后的首次山兰丰收
发布时间:2021/11/24 乡村振兴 浏览:92
每年11月,是山兰稻丰收的日子,淳朴的白沙黎族百姓在山兰稻开割之日便盛情邀约八方宾朋共品山兰新米,同庆丰收,以此来感恩大自然的赠予。现今,这一习俗已跻身成为白沙“啦奥门”县级非遗项目,致力于传承海南黎族独特的山兰文化。11月21日上午,“建党百年迎盛世·山兰稻香庆丰年”2021年“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活动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拥处村委会如期启幕。与此同时,牙叉镇新高峰村的村民们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庆祝山兰稻丰收喜悦。
这天一大早,白沙牙叉镇新高峰村的山兰稻田里便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沉甸甸的山兰稻穗涌动起金色的稻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飘荡着田野之歌。当地的村民们身着美丽的黎服,哼着动听的黎歌,带着传统农耕工具,一块驱赶斑文鸟、收割山兰稻,沉浸在田间劳作的乐趣当中。
“每年到这一天,我们全村就搞这个收割山兰的活动,每家每户都参与,大家一起收,一天或者两天都收割完了。”牙叉镇新高峰村党支部书记符志明说道,庆丰收、吃新米是高峰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千百年来这一传统习俗从未改变。如今搬迁了,这一习俗更是不能丢。我们搬下来的时候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之前的生活方式,正好后面有块地,我们就想种山兰稻,搞一个集体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是海南省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具体实践路径,造福老百姓的民心工程。新高峰村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是全省生态移民搬迁试点的首个开工项目。以集中安置、土地置换和稳定就业的方式,把农民迁移到县城经济发展圈子内,此举既可依托城镇化发展来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又可共享基础设施,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有保障”的要求,通过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绿色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的全覆盖,确保村民生活不断向好,收入不断提高。
如今,与新高峰村仅相隔一条村道的村集体土地里,种植的25亩山兰稻迎来了首次丰收。村民们有说有笑,哼着歌、赶着鸟、割着稻,共享丰收喜悦。
“今天村民集中到我们村集体地收割山兰,感受了丰收的喜悦,这是对山兰文化的一种很好的传承,也为我们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一种凝聚力,提振信心,把我们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好。”牙叉镇新高峰村第一书记古海明表示。
头上是蓝天,眼前是青山,身后是红梁白墙小楼房,身处在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里,新高峰村的百姓正呈现出一幅为生态让路、向幸福转移的农村新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