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海南:做强种业“芯片” 端稳“中国饭碗”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做强种业“芯片” 端稳“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2/03/18 科技 浏览:264

眼下,位于三亚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基地,微风吹过带起层层稻浪。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正忙着测量、记录每一株水稻的根茎、株高等数据,这片水稻即将迎来收割季。

3月16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这是我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致力于推动提升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能力,为我国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开辟新路径。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这是一个涉及多区域、多领域、多学科统筹推进和任务协同科技创新重要平台,也是各省市争相布局的科技创新重要载体。该中心在海南挂牌,有何考量?又将给海南种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南繁基地是中国育种的沃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唐文帮介绍,海南得天独厚的南繁育种条件,加之稳定良好的科研育种基础,使得海南在推动种业升级上具有独特优势。海南尤其是三亚、陵水、乐东等地,耕地优良,气候温暖,有利于提高育种和品种鉴定的效率。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将南繁育种列为“陆海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一极,加快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人才、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集聚的良好态势。如今,海南正加快打造的南繁科创高地,已成为种业科技工作者的逐梦之地,是诸多农业新品种选育的“摇篮”。

结合海南育种的优势条件,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以“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的模式进行建设,通过最大范围实现全国优势力量相对集中,对接各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平台协同攻关建设好这一重大工程。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对海南发展南繁种业、建设科技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科技自立自强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因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海南,是海南的重大使命,也是海南的宝贵机遇。海南在省重大科技计划中专门给中心立项支持了1500万元,用于热带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培育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海南,可以说是让海南种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更进了一步,有助于海南加快打造“陆海空”三大科创高地,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海南当抢抓机遇,充分释放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以创新平台建设带动培育高端人才队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我国耐盐碱水稻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