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澄迈青年教师李忠燊的篆刻路:方寸之间雕琢人生
发布时间:2022/04/20 新闻 浏览:219
“手指要抵住石章,刀尖向上斜成15度,均匀给力,慢慢往前推,注意线条结尾时要收住刀。”夏日的微风吹动起宣纸的一角,也吹动起李忠燊的衣角,他正坐在桌前,手拿篆刻刀,聚精会神地教学生在印石上刻字。
李忠燊是海南省澄迈县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他的随身背包装着教案的同时,还会带上几方印石。课外时间,若是孩子们有兴趣,李忠燊便又化身一位篆刻师傅,教授孩子们传统篆刻。
矢志不渝篆刻路
39岁的李忠燊,已在篆刻这条路上走了15年。从小他便痴迷美术和书法,尽管父母强烈反对他学习这些“不务正业”的课程,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以前父母特别反对,甚至矛盾一度激化到不可调节的程度,私藏的篆刻书籍都曾被撕烂,扔进火堆里。”李忠燊说,现在自己当了父亲,才懂得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生怕孩子的艺术之路过于曲折。
从痴迷书法到热爱篆刻,李忠燊的转型源于一次偶然。
“当时是不小心将一枚师友赠刻的印章碰到地上摔裂了,但又着急给自己的书法作品盖章,无奈之下选择自己动手,在橡皮上用美工刀刻上了一个‘李’字,这才完成了印章。”李忠燊告诉记者,当他第一次拿起刻刀尝试篆刻时,那种游走在刀刃和指尖之间的感觉,让他恍然发现,篆刻竟是一件这么迷人的事情。
最开始学习篆刻,刀经常把他的手划伤,一双手上布满长短不一的伤口,但这丝毫没有减少他对篆刻的痴迷和热情,常常不知不觉练习到半夜。
李忠燊对于书法篆刻的热爱源于对艺术的追求,从观看书法篆刻的展览到拜访名家,从一开始对篆刻的一知半解到后来的精益求精。
“学习篆刻应该印宗秦汉,纵贯明清,只有吃透、弄懂传统的养分,才能更好地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自己的篆刻技艺。”李忠燊说,要将刀法和笔意相结合,用刀体现笔的感觉,充分表现刀法、笔意特点的同时,也不失去古法;把笔法融汇在刀法中,又不失篆刻之中刀法的爽快和苍茫古朴。
15年的篆刻经历让他身上多了一种淡泊如莲的气质。他利用大量时间看、读、临古代经典作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思维,去构思和创作,逐渐走出自己的路子,赋予书法篆刻作品更多的生命力。
拜访名师学真传
篆刻是古老的艺术,说它古老是因为把中国古文明祭祀刻记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篆刻的雏形。临摹古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必修之课,李忠燊记不清翻阅了多少印谱、典籍,追根溯源,寻求章法,总结技巧,操刀临印。
李忠燊坦言,他的研究并不单一在篆刻领域内徘徊,篆刻、书法、摄影,只要与篆刻有关联的领域或知识,他都不断地探索学习,精进研究。
求学期间,李忠燊有了更多研究篆刻艺术的时间。只要一有空闲,他或一头栽进图书馆专心学习篆刻知识,或在宿舍临摹汉印。
工作后,每逢暑假他都会到内地拜访名师。他先后请益于戴家妙和冯立等良师。
“篆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从石料的选择到文字篆法的统一及章法的构成,都需要下功夫!”单就选石而言,李忠燊在篆刻印章时,多选用青田石,这种石料质地较为温润清脆,篆刻时好控刀,能很好表达出篆刻的线条语言,印面显得硬挺有劲儿,而且青田石有“石中君子”之美誉。石头选好之后,开始磨平,只有石头磨得好,字才能刻得正。
篆刻之初最麻烦的事情就是需要练习反字,然而对他来说这都不算是困难。“我们要淡化正反的意识,不是为了把字反过来而练反字,反字只是转变方向。”李忠燊说,为了让印章更显自然、古朴,他在印章的周边进行轻敲细打,最终自己觉得非常满意了,这印章才算是完成篆刻。
李忠燊的书房陈设简单,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刻印工具,书架上则整齐地陈列着各种图书和篆刻作品。在书架的一个旮旯拐角,堆放着他购买的各种印章石料,四周的墙上挂满了篆刻装裱好的印屏,案头上还堆放着夹在架子上尚未刻制完成的印章,整个房间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它的主人对艺术的执着与探索。
谈起这十几年的探索经历,曾经的“上海博物馆七日游”至今让他记忆深刻。“当时为了观赏到一枚古代印章,我专程赶往上海博物馆去一窥真容,结果上了瘾,每天从开馆待到闭馆,就是看不够。”李忠燊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更清楚地看到每一方印面的纹路和走向,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专程到博物馆隔着厚厚的玻璃,沉浸式观赏。
传承技艺育桃李
李忠燊的身上有很多标签,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海南印社副社长,但是他最钟情的还是篆刻老师这一身份,每一枚“浪漫”印章的背后,都是一位老师孜孜不倦传授篆刻艺术的坚持。李忠燊利用课余时间精心辅导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黄映扬、罗均等5名学生被专业书法院校录取。
“篆刻的浪漫就在这一横一竖,一方一圆之间。”这是李忠燊对学生们常说的话。他不断探索各种方式将篆刻技艺传承给学生,免费为学生开设书法和篆刻课程,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物资,并在澄迈县爱心学校成立书法篆刻室,教授失亲孩子书法和篆刻。很多熟悉李忠燊的人都说,他过日子很简单,每天两点一线,学校与家庭,他的雄心全都寄予在那一方印石上,更是寄予在一个个年轻的学生身上。
李忠燊拿起一旁学生临创到一半的作品审阅起来。“这方半临半创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三平一变,三个很方正的字体,外加一个由圆圈组成的字体,说明小孩子很有创造性,整体印面看上去严正中带着一丝活泼。”李忠燊说,篆刻的浪漫有很多种,活泼洒脱便是其一。
有时看着认真练习书法篆刻的学生们,李忠燊也会偶尔想起自己的曾经。李忠燊的最大心愿,是让更多学生同他一样能感受到篆刻艺术之美,并将篆刻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