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路边的蘑菇不要采!带你认识海南毒蘑菇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路边的蘑菇不要采!带你认识海南毒蘑菇

发布时间:2022/04/20 新闻 浏览:212

大雨过后,小蘑菇们又在探头探脑。它们能吃吗?

一直以来,民间有一些辨别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它们大多数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些人轻信这些方法,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世界上有上万种大型真菌,它们的形态和成分具有多样性,辨别它们是否有毒需要专业知识,并非特定经验所能胜任。毒蘑菇有哪些普遍特征?假设不慎误食了,又该采取什么抢救措施呢?

毒蘑菇有哪些特征?

“头戴帽子,腰系裙子,脚穿靴子。”

“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菌环),脚上穿靴子(有菌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南真菌专家、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曾念开表示,这是毒蘑菇形象的普遍特征,但不意味着适用于所有毒蘑菇,具体判断还要“就菇论菇”。

他介绍,毒蘑菇是一类可使人或动物中毒的大型真菌,大多数隶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以伞状为主,也有片状、耳状、盘状、马鞍状等。与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志,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在野外混杂环境中极难鉴别。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就生长着多种毒蘑菇。”曾念开告诉记者,其中不乏有剧毒的裂皮鹅膏、灰盖粉褶鹅膏和亚稀褶红菇。

以裂皮鹅膏为例,这种蘑菇的形象就非常吻合上述的普遍特征,有菌盖、菌环和菌托,通体白色,造型普通,其质感与我们日常食用的平菇类似,因此一般人难以区别。

“实际上,这种蘑菇毒性极强!”曾念开强调,这种蘑菇出自“鹅膏属”,是蘑菇家族最毒的一个门类,世界范围内最毒的几种蘑菇也都出自这个属。

在海南,常见的出自“鹅膏属”的还有小致命鹅膏、异味鹅膏、拟卵盖鹅膏、欧氏鹅膏、假褐云鹅膏等,它们都含有剧毒,且形象似一把白色小伞,广泛存在于热带雨林中,让人很难辨别。

误食毒蘑菇会怎样?

发病急,表现为呕吐、肝区疼痛等

曾念开认为,误食毒蘑菇后的症状主要分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肠胃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

以鹅膏肽类毒素为例。鹅膏肽类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会引起急性肝损害。吃了这类毒蘑菇后,潜伏期一般为6至12小时,发病后进入急性胃肠炎期,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这个阶段一般维持12至24小时。

“要警惕的是,此时会进入假愈期。”曾念开说,这时候症状消失,近似康复,容易给临床医生和患者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

随后进入内脏损害期,此时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肝肿大、转氨酶急剧上升。最后导致肝、肾、心脏、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而至患者死亡。

还有一些毒蘑菇食用后能让人产生奇怪的幻觉,它们被统称为“致幻蘑菇”。

“如热带紫褐裸伞、斑褶菇、裸盖菇等。”曾念开介绍,食用这种蘑菇后,发病很快,一般10至30分钟就表现出症状,通常维持2至4小时。

此中毒症状开始的前30分钟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轻微头痛、腹痛、恶心、眩晕、乏力、寒战、肌痛及嘴唇感觉麻木;30至60分钟开始出现神经病症状、视觉错乱、色彩和形态干扰、精神欢快、现实感丧失、时空感改变、动作失调等;1至2小时后,视觉错乱增强,知觉扭曲更加强烈,2至4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大部分在4至8小时后完全恢复。

在海南,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的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日本网孢牛肝菌、褐点粉末牛肝菌、黑顶蘑菇等。误食该类毒蘑菇后,大多数在食用后的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8至12小时后,症状一般会自发消退。

如何避免蘑菇中毒?

勿食用野生蘑菇

“我们在鹦哥岭科考发现,包括不少雨林管护人员在内,人们对毒蘑菇的认识均存在误区。”曾念开表示,为此,他们根据野外调查结果,专门编写了《海南鹦哥岭及周边地区有毒蘑菇识别》手册,同时印发宣传海报,向周边社区村民科普毒蘑菇相关知识。今年1月,他们再次编写了《海南省常见毒蘑菇》挂图,准备进一步加大宣传科普。

曾念开特别提醒,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这样才是最安全的。若是不慎误食了毒蘑菇,应尽早采用催吐、导泻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素。同时,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方便毒蘑菇的鉴定,进一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