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innov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海南解决“营商环境”的堵点难题,增强企业信心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解决“营商环境”的堵点难题,增强企业信心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1/12/27 创新 浏览:46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海南,拥有独一无二的政策优势。然而,政策不会自我兑现。如何保障政策见效,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时间走过2021年,“营商环境”依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出现最频繁的“热词”之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施行到《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从高标准推行重要指标便利化到实施“零跑动”改革,从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到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这一年,作为推动自贸港政策落地和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海南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有了更完善的制度支撑、更扎实的措施配套、更有力的机制支持。

营商环境就是口碑,口碑就是竞争力。2021年,在打造营商环境“金饭碗”的路上,海南加速前进。

制度保障:加快构筑“四梁八柱”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重大国家战略。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产业配套不足的海南,如果没有一流营商环境,如何实现生产要素集聚流动,打造对外开放门户?又拿什么来跟国内发达地区竞争,乃至具备国际竞争力?

因此,省委明确指出,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一样是海南赖以生存的本钱,是加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自贸港建设的本质要求,要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海南的“金饭碗”。

如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既要统筹推进,又要善于抓住“牛鼻子”。

今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施行,受到投资者尤其是国外投资者的欢迎。

究其原因,在于从国家立法层面,把党中央关于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范,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法治处于首位。有人说,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就是对一流营商环境最好的注释。

11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首批配套法规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对于什么应当为,什么不可为,这部法规立下“规矩”,既为海南对标国际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顶层设计,也再次强化各界对海南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营造优良营商环境,这个“根本”就是法治和制度保障。

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公平竞争条例》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权利;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加强对企业等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海南自由贸易港社会信用条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维护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海南制定、实施多部与市场主体息息相关的法规,加快构筑优良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

蓝图明确,路径清晰——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全覆盖;推进“既准入又准营”改革和包容审慎监管,在多领域保障内外资一视同仁,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机制,探索多元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政府违背法治精神不诚信履约、有些行业和领域存在“隐形门槛”、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主体最介意的一些典型营商环境问题,在法治和制度层面,正得到有针对性破解。

通过强化法治和制度保障,海南不断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让更多投资者对来琼投资产生了强大信心。

政务服务:剑指高标准,审批再提速

“快”,能带来什么?

11月26日,省药监局针对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引进临床急需进口药品,首次启动批量审批新模式。

高效的审批服务,大大提升了乐城医疗机构引进创新药的积极性。短短两周内,21个品种临床急需进口药品批量获批。

事可办,但难办、办得慢,甚至办得没有别人快,都可能让投资者打退堂鼓;反之,则能激发市场活力。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掌握“快”字诀,就能赢得竞争优势。

便利的政务服务是吸引投资的要素,是优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海南参照世界银行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照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要求和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等15个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上,提出提升便利度的年度工作目标;出台政务服务“零跑动”、深化“证照分离”等多个改革方案,直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如何“快”?让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政府既要做“减法”,不该管的不管;还要做“加法”,该管的要揽起、善管;不仅指向单点发力,更需要系统协调。

海南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制度集成创新,以数据“多跑路”,换来企业“少跑腿”。

以推进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再造、完善线上线下“一窗受理”运行机制等,推动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

以优化审批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等,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以整合审批职权、调整组织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等,目前全省15个市县(县级)、8个市辖区和洋浦均已全部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

近日,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海南麓海旅游项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隐原本以为要折腾很久,“没想到,网上提交、网上审核、网上申领,全程可以不跑腿,当天就拿证。”

王隐“不跑腿”的背后,是海南创新实行“机器管规划”,以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服务赋能国土空间智慧治理。

这只是海南优化审批服务,让企业受惠的一个案例。

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在全国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书100%覆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涉企经营告知承诺事项数量全国第一……越来越多企业,正从海南政务服务全面提速中受益。

攻坚机制:解决堵点难题,增强企业信心

近年来,尽管海南营商环境取得长足进步,但无论与国内发达地区还是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海南深知,大步追赶,需要超常规的机制和举措。

今年,海南成立省级层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由省领导挂帅,把56个重点部门,包括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等纳入专班主要成员单位,挂图作战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同时,各市县也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

高位推动,形成合力,集中发力。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在海南历史上前所未有。如此发力程度,印证的是攻坚克难的决心。

如何攻坚克难,海南坚持一个方法论: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打开大门,鼓励企业反映问题,以问题解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一个创新举措,深受企业欢迎。专班组建了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企业可随时通过电脑、手机便捷地反映遇到的营商环境问题;专班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市县加以解决。

一位反映问题的企业家深有感触:“政府不回避问题,有决心解决问题,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如何攻坚克难,海南坚持一个态度: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干部作风,主动解决堵点难题。

今年,海南广泛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和“比学赶超”活动,锤炼干部担当和进取精神,提升改革攻坚能力。

开拓门路,解决手机不能办理法人行政审批事项问题;重整流程,解决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书办件慢问题;制定地方标准,解决“海南岛盐”地理标志申下17年来一直不能合规使用问题……在“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中,许多曾经没有发现的堵点、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一一被攻克,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