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文昌创新推动海水养殖综合整治
发布时间:2022/07/28 产业 浏览:46
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畔,新厂房陆续落成投产,光网、路网、电网、气网、水网“五网”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一座现代化的渔业产业园初具雏形,这里正是文昌探索生态养殖、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曾经的冯家湾,密布的鱼塘像一块块伤疤,海岸带遍布一条条取水管道,养殖废水直排大海……水产养殖粗放扩张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2017年,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海南督察时指出,“文昌、琼海两市交界的冯家湾海域海水养殖最为集中,部分区域沙滩已淤泥化”。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落实环保督察整改,推进渔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8年文昌市发布了《文昌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文昌推动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区内养殖池塘、养殖场全部退出,并通过种植红树林等方式开展生态修复。
清退只是第一步。30多年来,冯家湾一直是全国有名的海水鱼苗繁育及水产养殖基地,也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饭碗”。如何科学推进整改工作,在保护环境前提下保障百姓生计,是当地政府面临的考验。
通过多部门实地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文昌提出通过置换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利用沙港崀地区近7000亩的国有土地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安排退出养殖户入园发展,探求群众增收和生态保护共赢。
园区内,一栋栋水产养殖示范厂房拔地而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原来鱼虾螺也可以“上楼”,创新的多层养殖模式不仅稳定、可靠,而且让同等面积的土地提高产出60%以上,养殖效益可呈倍数放大。
曾广能是首批入驻园区的养殖户之一,目前已经尝到了现代化工厂养殖的甜头。今年4月到5月,曾广能陆续销售蓝瓜子斑鱼苗4.5万尾、老鼠斑鱼苗21.9万尾,销售收入145.5万元。
“比起传统养殖模式,这里温度恒定、光照可控、空间利用率高,培育高端品种鱼苗很有优势。”曾广能说,原来在海边的大棚式养殖,辛辛苦苦赚的钱可能因为一场台风就全赔了。园区里硬件条件好,养殖风险大大降低,产量也上去了。
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企业和科研机构也慕名而来。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2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
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计划在园区内建设96亩水产育种基地,总投资1.5亿元。“园区内养殖环境、条件变得可控,从试验养殖情况看,虾苗成活率和品质较以往传统养殖模式显著提升。”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行政主管胡中杰说,项目完全建成后,南美对虾种虾年产量可达20万对,预计年产值达2.28亿元。
园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刘文龙介绍说,为破解水产养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冯家湾产业园规划建设了深海取水工程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即从深海集中取水、统一供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岸生态的破坏,同时有效提升水质。园区内产生的养殖尾水、加工废水、生活污水等,经过现代化工艺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不会对海水造成污染。
刘文龙表示,向着“产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目标,冯家湾产业园将努力辐射和带动海南渔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