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农业专家党选民:让海南西瓜甜出国门
发布时间:2022/07/05 产业 浏览:44
“老党,想念你种的海南西瓜的味道了。”回国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研究员党选民偶尔还会收到远在刚果(布)朋友的消息。
自1996年来到海南,党选民长期扎根儋州,与团队选育出多个优良瓜果蔬菜品种。同时,他作为热科院第一批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农业专家,多次带着西瓜品种和技术走出国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结下了“西瓜情谊”。
从零开始收集西瓜种质资源600多份
清晨6时,天色微亮,位于儋州的热科院蔬菜试验基地,一垄垄绿意盈盈的西瓜苗正在茁壮成长。戴上草帽,蹬上胶鞋,再往脖颈上搭一条毛巾,党选民就钻进了西瓜地里。这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用他的话来说,“做西瓜育种,就是要和时间赛跑。”走出西瓜地时,原本干净的汗衫、短裤沾上了泥土,腿上也落了好几个红肿的蚊子包,党选民却乐呵呵地笑,“从小爱吃西瓜的我,在海南与西瓜打交道有20多年了。”
西瓜是海南的优势农产品,但进入本世纪后,海南西瓜生产面临多重挑战,出现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西瓜品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党选民刚到海南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海南西瓜种植领域的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党选民说,缺乏育种材料,这对农业科研人员而言,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要做好西瓜产业,必须把西瓜育种材料这一关闯过去。这些年,党选民和团队从零开始,先后收集西瓜种质资源600多份。如今,他们选育出多个西瓜新品种,其中有6个西瓜新品种通过新品种的审定(认定)、3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转让西瓜新品种权1个,填补了海南省小型西瓜育种的空白。
西瓜新品种的果实是甜蜜的,可育种的过程是艰辛的。“做西瓜育种,就要泡在地里。西瓜开花早,授粉时我们6点就要往地里钻。在田间工作不能蹲着或坐着,只能弯着腰。长时间工作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党选民说自己不敢有一丝怠慢,因为海南高温高湿,稍有管理不当,研究工作就要前功尽弃。
“育种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敢坐冷板凳。”在党选民看来,育种需要勤奋,也需要运气,更需要时间,“就像是在跑马拉松,一旦初始路线出现偏差,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看到党选民这么拼,有同事曾不解地问:“老党,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其实我不觉得苦,只要一看到西瓜,我就安心了,这是一份乐趣。”党选民说。
结缘西瓜援外工作受总统肯定
除了在海南做好西瓜品种选育工作,党选民还将这项技术带到国外去。2000年,中国与库克群岛刚刚建交不久,我国农业部门应库方请求,派遣2名蔬菜专家对库进行技术援助,党选民主动报了名。
“库克群岛是南太平洋群岛国家,那里风景优美,不过西瓜品种相对落后。”党选民介绍,他们在那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当地居民进行包括西瓜在内的瓜果蔬菜栽培技术指导和培训。
这也是党选民第一次出国做技术援助。“我们将中国的西瓜品种带到那边试验栽培,结出来的西瓜又好又甜,让当地居民深受震撼,他们自此对中国农业专家刮目相看。”党选民自豪地说。
由于技术服务工作做得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驻澳大利亚记者曾专程赴库克群岛对他们进行采访,并以“库克群岛的中国农艺师”在CCTV-4做了专题报道。时任库克群岛总统的温顿来驻地实验站视察工作时,还专门接见了农业援外专家。
“总统肯定了我们的贡献,对我们不远万里前来援助表示感谢。”令党选民感动的是,总统在得知他刚新婚不久,就只身前来技术援外,便马上安排外交部发去邀请函,请党选民的爱人前来度假。
“就好像在异国做了一场梦。”党选民回想起来,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往返的机票很贵,这是非常高的礼遇,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于是,原本计划半年回国的党选民又被盛情留下两个月。
育种工作是枯燥的,远在异国他乡是孤单的,如何排遣心中的寂寥?在那段时间里,闲暇时党选民会骑上自行车去环岛游,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工作之余,我和同事们与村民合伙搭灶台,吃百家饭,因此,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党选民来说,第一次出国援助虽然辛苦,但也收获颇丰,“库克群岛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是学习语言的好机会,这让我终身受益,也为之后技术援外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出国门把育种栽培技术带去非洲
相比起库克群岛,刚果(布)的条件更加艰苦。2011年,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生产,中国建立了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党选民再次主动请缨,这次他提出了唯一的条件,“希望在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能带上自己心爱的西瓜种质去育种”。
刚果(布)农业生产落后,中国农业援外专家们此行有三个任务: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从2009年到2019年,党选民几乎每年都要往返于中国和刚果(布),其中最长的一次待了14个月零10天。
在刚果(布),为尽可能使中国的农业技术落地,中国农业援外专家们绞尽脑汁,因地制宜,没有有机肥,就带领当地人自制火烧土、堆肥来改良土壤;当地农民不会种,缺乏科学种植意识,就一对一结对子,手把手教技术。
“让我们最头疼的,是鼠患问题。”党选民印象深刻,当地老鼠和手指头一般小,却狡猾得很。“我们把种子播到地里,却迟迟不出苗,翻开地皮才发现,老鼠已经将种子吃光了!”
于是,党选民采用催芽的方式将种子提前催芽后再种到地里,没想到,老鼠竟连芽苗都吃。没有育苗条件,还怎么种西瓜?
“我们只好安排人力驱鼠。”党选民说,专家们轮流值班,在田地里拿着钢管一边走一边敲。不过,时间久了,难免有队员对这种“笨办法”有意见。作为团队负责人,党选民就把每晚最难熬的时间段安排给了自己。
在中国农业援外专家的细心呵护之下,最终西瓜长势比国内还好。如今示范中心种植的西瓜已经成为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
非洲疟疾肆虐,党选民也曾感染。“那时回国后发作,起初以为是感冒,不料状况越来越严重,跑了几家医院,甚至抽出脊髓液做检查,几经波折才确诊为恶性疟疾和慢性疟疾混合病症,好在最终康复了。”回忆起来,党选民觉得自己够幸运。
今年57岁的党选民是西瓜科研领域的一位“老兵”了,常年下地工作让他的膝关节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有时痛得上下楼梯都困难,更别提在地里一站就是几小时。不过,在他心中,种西瓜一直是个甜蜜的事业,他从中尝到了甜,想把这个甜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