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产业持续优化升级
发布时间:2022/04/26 产业 浏览:47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改革紧跟国家粮食改革步伐,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粮食流通体制日趋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和加工业也在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海南加快自贸港建设步伐,承担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使命,粮食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海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始终绷紧粮食安全之弦,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健全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粮食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加快完善粮食储备、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流通能力大幅增强
一个个圆形的大型粮仓,一栋栋宽敞明亮的粮油加工厂房,坐落在洋浦保税港区内,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小麦加工成面粉、葵花菜籽榨油散发出来的香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海南粮食系统以国家粮食安全观为科学指引,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决策和部署,把海南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一直以来,海南粮食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近三分之二的粮食要从省外调入,粮食储备调度压力很大。近年来,海南省采取各级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粮库,大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储备技术和储备规模,号召民营粮食企业加入储备粮事业,加快完善粮食储备、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是海南省第一批承担粮食储备社会责任的粮油加工民营企业,这是我们的成品粮储备房,里面存放的都是储备粮食产品。”4月14日,在海南恒丰国际食品物流加工产业园内,海南恒丰河套粮食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把加工好的面粉装入袋中封存,运输到成品粮储备房里存放起来。海南恒丰河套粮食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梁宏江介绍,2021年,该公司与海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订社会责任储备协议,承担起储备粮食的社会责任。
据介绍,海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海南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储备指导方案》,积极推动社会责任储备制度的落实。目前,该局已经与4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协议,增加1000吨大米、2000吨面粉、1000吨食用植物油的省级社会责任储备仓容。
海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近年来省内粮食储备、流通能力大幅增强。截至2021年底,全省粮食仓容总量186万吨,较2020年增加35万吨,同比增加23%;较2017年增加86万吨,五年增幅86%。全省地方政府粮食储备规模较2015年增加272%;储备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口粮品种占储备总量的70%,成品粮储备由2017年的1.3万吨增加到2021年底的3.4万吨,五年增幅161%。
2021年,在落实企业粮食储备责任基础上,海南省推动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的多层次粮食储备新格局。同时,海南省还建立了由100家应急加工企业、29家应急配送企业、310家供应网点组成的全省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应急网络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海南省要在具有大宗粮食物流条件的港口后方建设生态储粮和绿色粮油产业园,园区内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地方储备粮库和粮油加工等产业化项目,新增仓容总量80万吨,满足省外异地储备回归岛内的要求。同时,海南省支持中央储备企业在海南新增布点,探索新型生态粮仓建造方法,采用国内先进的绿色储粮技术,完善粮情在线监测和智能化控制功能,提高收储环节粮食品质保障能力。
深挖粮食加工产业潜能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4月14日,位于洋浦保税港区的澳斯卡国际粮油加工厂包装油车间,一瓶瓶灌装好的菜籽油在生产线不停地传送。从灌装油品到入箱打包,均由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完成,偌大的车间只有几名工人在看守。
自从2020年落户洋浦保税港区以来,澳斯卡国际粮油加工项目不断地创造海南自贸港的“加速度”——从2020年8月13日正式签约到9月13日开始项目地表清理,仅用时一个月,实现“拿地即开工”:从项目正式动工,到首条包装油生产线投产,仅用时半年多,创造全球同规模粮油加工项目最快投产纪录。“海南自贸港建设,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说。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厂房隔壁,是海南恒丰国际食品物流加工产业园区。该园区的面粉加工厂房里机器声轰鸣不断,海南恒丰河套粮食有限公司从瑞士布勒公司引入的无人值守智能化面粉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每日可加工小麦1000吨。
2018年以来,海南省依托“海上东盟”重要交通枢纽的海运优势,构建大型粮油加工储备物流平台,从国外购销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油脂等粮油产品。一方面实现与国际粮油市场的对接,利用国际粮油市场的资源价格优势,进行加工增值;另一方面通过国内国际粮油互补性,用好国家粮食政策,调剂省内粮油供需,提高省内粮油供给水平,助力粮食安全。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南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海南恒丰、澳斯卡国际粮油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相继落地海南省,新增粮食产业投资48亿元,新增食用植物油年加工能力100万吨、小麦年加工能力25万吨、面条年加工能力3万吨。
“这几年海南自贸港政策惠及粮食加工产业,不少大型粮油加工企业落户海南,促使海南粮油加工产业逐步摆脱散、弱、小的状态,走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何兆智介绍,海南省要利用海南自贸港的优势地位,结合海南粮食产业物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洋浦经济开发区、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利用岛外、国外粮源发展粮食、油料加工和精深加工项目,在满足本岛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辐射东南亚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兼顾弥补国内市场缺口。
据统计,2021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128.5亿元,较2020年的89.6亿元增加38.9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17年的66亿元增加62.5亿元,五年增幅94.7%。海南省粮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正在形成,粮食安全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何兆智介绍,海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继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着力推进储备制度改革和模式创新,发挥海南区位优势,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粮食加工、物流及现代粮食服务业。按照《海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到“十四五”期末,预计全省粮油工业产值增加1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