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文昌农技“土专家”带富身边人
发布时间:2022/02/25 产业 浏览:51
春雨绵绵,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连日来,海南文昌市宝玉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邢益宝,马不停蹄奔忙于文昌各地的水稻田间和集约化水稻育秧中心。
“育好秧苗,推广机械化耕种,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邢益宝说,务农三十余年,他尝到了农业科技带来的甜头,也尽己所能推广机械化种植,希望让更多像他一样的农民从中受益。
2022年以来,邢益宝管理的水稻育秧中心,在文昌市农技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承包当地村民1700多亩水稻育秧任务,文昌全市推广机械化插秧作业面积超过6000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粮食生产规模。
机械作业效率翻倍
2月20日,记者来到文昌市东阁镇官田村,循着“隆隆”的机器声,在一片潮湿的田洋间见到了忙碌的邢益宝,他脚穿水鞋,驾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插秧机驶过的田地随即披上一层淡淡的新绿。
“机械插秧就是快,以前一亩地一个人要干一天,现在机械作业20分钟就插完了,省时又省力!”种植大户赖树林告诉记者,2022年他承包了100多亩农田,全部用于种植早稻,他看好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所以早早同合作社谈拢了合作。
赖树林手中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就来自宝玉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化的水稻育秧中心。
“集约化育秧利用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科学配备底肥、种子、土壤比例,秧苗密度高,质量更好,便于后期种植、管理。”赖树林说,自从育秧中心投入使用,当地种植户就渐渐告别了单家独户选种育苗的模式,“订单式”作业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
在位于东阁镇地绿村的水稻育秧中心,记者看到,一台用于搅拌种子肥料制作秧盘的机械设备长达十余米。操作人员介绍,这台设备正常运行一天可完成约2000斤种子的播种,是传统人工作业效率的数十倍。
“土专家”致富有办法
除了播种设备,宝玉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还停放着大大小小近十台机械设备,有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还有大型的卧式烘干机、立式烘干机等等。摆弄起这些大块头的“铁疙瘩”,邢益宝得心应手。
“种好粮,必须靠科技。文昌市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多亏了有像邢益宝这样的农技能手。”文昌市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符永涛介绍,今年55岁的邢益宝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曾获得“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海南省优秀农机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听见夸奖,邢益宝变得腼腆起来,沾满泥土的双手不停地用衣角擦拭。他说,之所以一步步扩大种植面积成为种植大户,离不开政府的惠民政策和农业部门的帮助。
早在2013年,在农业科技“110”的指导下,邢益宝开始承包了20亩水田种水稻,尝试运用机械化设备。机耕、机收,一条龙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劳作的艰辛,提高了种植效率。之后,他便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亩。
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人工抛洒密度不均,秧苗参差不齐,不便于统一管理。科学种植,以往亩产800斤的水田,现在能达到1200斤。”邢益宝说,是现代农业科技,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热心传帮带获点赞
靠种植水稻盖上三层楼房的邢益宝,也乐于分享他的农技经验和种植技术。作为文昌市宝玉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成员,他常年忙碌于田间地头,双手长满了老茧。
村民邢益三刚买收割机时,由于一时不懂收割技术,操作没几天就出现了故障。邢益宝听说后,二话不说就赶去帮忙,他认真检查机械的各个部件,很快找出毛病,进行修理,第二天,收割机便能正常下田作业了。
闲暇时,邢益宝还常常参加各界组织的培训班、农技咨询服务活动,积极推广塑盘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太阳能灭虫等技术。
“东阁镇是文昌市水稻主产区之一,当地水稻机械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确实需要邢益宝这样的好机手。他热心助人,有困难找他从不推脱。”农机手符传宝这样评价道。
文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稻田,平均亩产高出人工插秧10%—15%。根据粮食生产任务,2022年文昌市计划完成水稻种植面积28.1万亩,其中早造水稻13.8万亩,晚造水稻14.3万亩。文昌将通过政策激励,加强农资储备、强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