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提升“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民族品牌活动,讲好山兰故事产业振兴乡村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提升“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民族品牌活动,讲好山兰故事产业振兴乡村

发布时间:2021/11/22 商业 浏览:341

11月21日,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拥处村、青松村等村庄的山坡上、山谷里,放眼望去,在群山叠翠间,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的山兰旱稻,这般丰收的场景尤为赏心悦目。当天,2021年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在青松乡拥处村启幕,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知晓海南黎族山兰旱稻的农耕文化,进一步提升“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民族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在黎语中,“啦奥门”是“吃新米、庆丰收”之意。近年来,得益于白沙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以及海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全媒体、多渠道的文化宣传报道,白沙深度挖掘山兰文化内涵,讲好山兰文化故事,白沙青松乡每年种植的山兰稻规模也从最初的大约1000亩,逐年增至约3500亩,山兰稻已成为白沙生态农业的“明星产品”,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品牌活动定型成势,已成为白沙打赢脱贫攻坚战与提速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九大主题活动欢庆“啦奥门”

“砍山种植山兰稻,一定要成功,煮好山兰米,酿好山兰酒,邀来亲朋与好友,同庆好丰收……”当天,在位于霸王岭下的青松乡拥处村的山坡上,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已压弯了稻秆;此时,农户们三五结伴爬上山坡,弓下腰身麻利地挥动着手中的钩刀开割稻秆,在辛勤劳作之时,还不忘哼起黎族歌谣分享着又是一年山兰好收成的喜悦。山坡上辛勤劳作的喜悦,与正在山脚下举办的“啦奥门”山兰文化节的喜庆氛围达成了同一节拍。

在枝繁叶茂的古榕树树荫下,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奥雅”(黎语为老人)选吉时沿袭习俗,举办了祈福祭祀等仪式。随后,通过稻田劳作歌舞实景演出的形式,陆续上演了《这片山》等节目,形象再现了黎族劳作、丰收的情景。紧接着,黎族器乐《庆丰收》、以及《欢乐的晒谷场》《山兰糍粑甜又甜》《山兰飘香等你来》等一系列民族歌舞节目轮番上演,让远道而来的宾客感受到了黎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株山兰旱稻,穿越了千百年岁月,也书写了一部属于海南黎族的农耕文化历史。山兰旱稻是黎族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筛选,根据海南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而培植出来的旱稻品种,一年一造,亩产量仅为200余斤,但富含硒、铁、锌等适合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一家煮山兰,全村味飘香”,山兰旱稻自古以来就是海南黎族同胞接待尊贵宾客的佳肴。作为山兰旱稻丰产地,白沙青松乡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东侧,每年农历十月山兰稻收获的季节,当地黎族群众就会举办盛大的“啦奥门”庆丰收活动,感恩大自然的赠予。

活动主办方介绍,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之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今年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活动亮点纷呈,民族文化特色更为浓郁。据悉,此次活动设置了丰收大道入场欢迎仪式、非遗印象展、“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活动开幕仪式、祈福祭祀仪式、赶山体验黎族农耕文化、稻田实景演出、“建党百年迎盛世山兰稻香庆丰年”主题节目表演、丰收长桌盛宴、消费助农集市等九大主题活动,邀请八方宾朋相聚青松乡分享黎族山兰丰收盛宴。

讲好山兰故事产业振兴乡村

“美不过黎族三月三,甜不过黎家糯山兰。”每年“啦奥门”,总能看到白沙黎族小伙朱晓保带着他的“黎乡三月组合”在现场倾情献唱的身影。在朱晓保看来,山兰是乡愁,也是激发他多年来努力打拼创业的动力源泉。“老人常说,山兰酒里藏着黎族文化。”自2015年以来,朱晓保返乡打造黎家山兰酒坊,坚持采用产自于白沙青松乡的山兰糯米为料,用柴火蒸煮,在地缸发酵,并在酒窖存放1年待口感最佳时再销售上市。现今,黎家山兰酒坊已衍生了“黎家传奇”和“黎兰记”两个山兰酒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朱晓保也于2019年获评为海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山兰稻的价格,体现白沙青松乡的生态价值!”每年“啦奥门”,总能看到拥处村党支部副书记吉亚才在忙着组织农户收割、晾晒、加工山兰米,同时又要与前来参加节庆的新老客户洽谈合作订单等事宜。多年来,吉亚才通过成立白沙仙婆岭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帮扶当地百余户农户拓展山兰米等特色种植产业的销路,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现今,吉亚才已入选海南省首批“南海乡土人才”,并获评海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正是在一个个山兰“正能量”人物的接续奋斗下,白沙的山兰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焕发新活力,也让更多的人读懂了黎族特有的山兰文化。青松乡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经统计,今年全省山兰稻种植面积大约有8000亩,而青松乡山兰稻的收成面积约为3500亩。近年来,得益于白沙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以及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矩阵的大力宣传报道,白沙深度挖掘山兰文化内涵,讲好山兰文化故事,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进行推介,让山兰稻迅速成为白沙生态农业的“明星产品”,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品牌活动也日益定型成势,山兰稻产业助农持续增收成效好。

在海南大学农学博士、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周秋平看来,产于白沙的山兰米产品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数年前就已得到省内权威的科研、营养机构检测认可;白沙“啦奥门”庆丰收习俗也已于2017年获批白沙县级非遗项目,经过数年积淀,目前正着手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秋平建议,白沙要从打造山兰“文化印记”出发,依托“啦奥门”山兰文化节等契机,结合全国首批注册的县域农业公用品牌“白沙良食”进行推介,让更多人读得懂、记得住山兰文化,也让山兰文化品牌更好地反哺山兰产业。

多彩非遗展示集市助农增收

“这种农趣活动挺好的,能让大家体会到黎族山兰农耕真不易”“这趟带着孩子来玩,这种体验就是很好的劳动课堂”……

当天,活动主办方安排了古法磨米、舂米打米粑等山兰农耕体验互动环节,不少宾客纷纷撸起了袖子,摆开“架势”去亲身体验黎族同胞种植山兰的辛劳,场面显得十分欢快热闹。

几乎同一时间,非遗印象展区的人气也持续高涨。

在这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瑞妹正在给大家讲解各种黎锦作品的染料及织法:“黎族绣娘在大自然中采集植物,通过不同的配方熬制成染色剂,染出不同的颜色,然后一针一线地织成五彩斑斓的黎锦……”

“黎族骨簪既可作为发簪戴在头上,也可制成婚嫁妆品以托物寄情。”在那侧,黎族骨器技艺县级非遗传承人陈玉跟端坐在桌案旁,右手攥着雕刻刀,在细小的骨条上用力地划动着,鱼纹、龙纹以及人头像等一个个具有黎族元素的图案逐渐跃然于骨条上。

同样用心制作并热情邀请大家体验的还有白沙黎族“80后”姑娘王柳娟,作为黎族泥片制陶技艺的县级非遗传承人,只见她把研磨成粉的黏土揉成泥团,再将泥团铺成薄饼状做成器底,放在平滑的木板上拍打成片状,然后一片片地从器底四周往上一层层贴片,直至做成各种陶坯,完成10多道手工工序后,还要历经泥火交融,一个个独一无二的“黎陶”才得以成型。

“借助‘啦奥门’山兰文化节活动的契机,能更好地展示与推广白沙全县的非遗文化。”白沙文化馆馆长符少玲介绍,截至目前,白沙已有“啦奥门”等25个非遗项目获评为“县级”,渡水腰舟等4个非遗项目获评为“省级”,黎族片陶制作技艺、黎族骨器制作技艺等3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跻身联合国非遗项目名录。

当天,活动主办方还在拥处村丰收大道两侧开展消费助农大集市活动,设置山兰米、山兰酒、红心橙、陨石坑有机茶等各乡镇特色农产品、美食小吃展销平台,同时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白沙特色农产品商贸推介活动等。

本次活动由白沙县委、县政府,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白沙县委宣传部、白沙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白沙青松乡政府承办,白沙电商中心、白沙供销合作联社协办,海南惠农慈善基金会为本次活动特别支持单位。

从“啦奥门”读懂黎族山兰旱稻农耕文化——

“吃新米庆丰收”祈福来年五谷丰

“啦奥门,庆丰收,可不仅仅是摆长桌宴、吃山兰米、饮山兰酒,这其中还蕴含着海南黎族千百年来传统的农耕文化。”11月21日,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符少玲介绍,“啦奥门”是黎族祖先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创造出来的稻作文化,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最早起源于白沙青松乡一带的黎族村庄。

近年来,黎族传统庆丰收习俗已有较大的变化,但在白沙青松乡哈方言村落,“啦奥门”庆丰收习俗得以遗存至今,并于2017年被白沙黎族自治县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符少玲介绍,经考证,“啦奥门”庆丰收习俗的程序有诸多“讲究”——

黎语“伴奥门”(或伴么门):即为“拿稻头、请稻神”,首先由德高望重的“奥雅”(黎语为老人)选吉日吉时,上山割下一把颗粒饱满的山兰稻谷悬挂家中,以隆重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黎语“灰门”为割稻谷;“灿门”为挑稻谷;“帆门”为打稻谷;“抢门”为晒稻谷;“测门”为舂稻谷;“纷门”为筛稻谷;“磨门”为磨稻谷;“东歪”的意思是把山兰米蒸熟,做成糯米饭,然后把糯米饭放入石臼中舂成糯米糍粑。

符少玲说,到了“啦奥门”即“吃新米、庆丰收”环节,主要备有猪、鸡、鱼茶、肉茶、糯米糍粑、芭蕉芯、糯米酒等,由“奥雅”主持,召集村民和外嫁女回来参与庆丰收习俗活动。在黎族长桌宴上,由德高望重的“奥雅”祈福并第一个动筷子夹菜,接着众人才开始夹菜吃;吃到尽兴时,四周点起火堆,大家开怀饮酒欢唱黎歌,跳起欢快的捻稻舞、舂米舞、筛米舞、团结舞、丰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