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一批规模大、数字化、智能化的冷链物流设施落地,助冻品互联网企业布局华南
发布时间:2021/10/01 商业 浏览:227
拥有一座冷冻库相当于开了一家银行!在海南,与冷库打交道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认同地点点头。
冷冻库在海南的需求有多旺盛?2021年上半年,全国冷库仓储价格最高位在海口,每平方米每天6元,这个价位领跑全国,甚至超越北上广。长期以来的高价位,使得岛内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每月冷库费用高达上百万元。近年来,这些企业加速扩建冷冻库规模,万吨库起步。从租用到扩建,成为这类翅膀长硬了的企业第一要务。
翅膀长硬了水产加工企业第一时间扩建冻库
每年8月,海南迎来罗非鱼丰收季,岛内水产加工企业照例迎来最忙碌的生产季。
今年8月,海南翔泰渔业有限公司创造了一个生产记录,最多一天加工80万斤罗非鱼、15万斤金鲳鱼,还有5万斤虾。加工停当,它们会被存入厂区内近在咫尺的冷冻库,几天之后就会发往世界各地。
翔泰公司的生产车间,就像个巨大的冰屋,操作环节步步离不开冷链。刚从池塘里打捞上来的鱼虾,需用冷藏车送至工厂,这个过程中控温很重要,只有在低温状态,活鱼活虾才能安静下来,减少挣扎碰撞带来的不必要损耗。
罗非鱼从卸车到进入冰鲜状态,中间加工环节不超过10分钟,经过分级挑拣后,它们直接被码放至传输带上,依次送入巨型速冻装备,壮观得像士兵列队奔赴前线似的。也就几分钟时间,一气合成的流水线上,设备另一侧出口端,原本鲜活的罗非鱼已被喷了一层薄薄的冰衣——锁住了一份新鲜。
它们很快被打包装箱,再用最快的速度移入冷冻库。进入八月后,冷冻库前的操作月台上,成为公司最忙碌的工作平台。记者采访当日,数十台小型铲车依进库口分成若干班组,高效有序运转着。
翔泰公司的冷冻库库容量为2万吨,2019年3月投入使用。记者穿上厚厚的棉衣站在门口探头张望,里面是影视剧中惯常呈现的冰河期严寒般的景象,冻得雾蒙蒙的。20多米高的巨型货架上密布着成件包装的货物,7台机械手臂穿梭其间,听从电脑指令将产品入库、出库。它们在货架间快速移动,接收出库指令后,首先抓取货物放至机械拖盘内,智能托盘相当于库内机器人,它们会根据指令在轨道间滑行,将货物放置在指定的出库口内。反向操作即是入库程序。生产旺季,这套智能冷冻库每天周而复始地高效运转着。
在这个冷冻库内,机器托盘与机械手臂代替人工,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操作。
眼下,这个2万吨库加上企业之前的3000吨库,基本满足了翔泰生产所需。之前三四年,企业每月租用冻库的成本高达100多万元。
海南水产加工企业,或大或小,家家都有自己的冷冻库。翅膀硬了的企业,首先要扩建冻库,匹配产能。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冻库也越建越大。
一直以来,我国冷库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居高不下,万吨级冷库建设成本预算高达4210万元,年运营成本预算高达1404万元。海南省冷链物流协会会长王鸿俊告诉记者,冷链物流并不仅仅是冷链运输,运输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的物流,其对硬件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
眼下,海南冷链物流的产品涵盖全品类,包括农产品、禽肉类、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激凌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品饮料等,还有特殊的产品,比如药品、疫苗。
海南上游制造企业的基础设施正在持续完善中,譬如应用卫星定位、物流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对运送车辆定位以及全程温度监控。海南水产加工企业中,很多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准,海南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覃学友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海口一家企业出口美国的罗非鱼在运输途中,温度出现较大波动,到达后遭对方拒收。这家企业依靠手中实时温度监控数据,向承运方索赔。
“海南罗非鱼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在跨洋运输中,企业家们对自己的产品状态早就实现了适时监控,保证产品冷冻状态就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覃学友强调着冷链对水产品的重要性。
冷链助力海南产业冻品互联网企业布局华南
冷冻库服务的产品,多为肉制品与海鲜产品,冻品市场是一个区域为王的行业,区域的地缘环境下易于形成规模效应。看似贴地运营的冷冻库,在海南居然助力一家产业互联网企业成为区域独角兽企业。
海南冻品云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两位创始人当年是大学生创业。
“创业之初,我们没能力自己建厂,同样无力投资,我们一直在琢磨能在网上卖什么。确定方向之前,一直在做排他性的工作,摸了一圈,水果、蔬菜与水产品均为易耗品,且非标,实操难度大。我们潜心寻找可批量化与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定储藏期,最好是6-24个月。”公司联合创始人裴思源坦言,他们是误打误撞闯入冻品行业的。
孰料一脚踏入蓝海。
几年前,海南市场缺乏成规模、集聚行业头部产品的一站式冻品供应平台。“可以说,那个时候全国市场都是单品大商在主导。我们看中的是冻品的安全性与可量产性,这样的产品益于我们从产地直供终端。”于是,以冻品为切口,整合国内知名上游厂商,他们的创业开始了。
最初,俩人每天的状态就是门对门天天送货搬货。半年后,2017年初,企业APP上线,企业与互联网产生了强关联。公司面向岛内小吃餐饮、单位食堂、生鲜便利、农贸市场、连锁酒店等,通过B2B的自营冷链方式,提供一站式的食材采购配送服务,提供农产品电商和冷链物流服务,配送大厂出品的鸡鸭鹅猪牛羊等分割冷冻产品。
冻品云采用掐尖模式,精选国内外肉制品厂商,采购品项多达1.2万种,可以满足市面80%的餐饮采购需求。依产地最优原则进货,双汇、圣农、安井、思念……这些国内一线大牌出现在企业云端。截至2021年8月底,全国共有375个农业龙头肉类食品供应商与冻品云合作。
“我们在做一件补短板的基础民生事业,我们在海口有自己的冻库,日平均保持5000吨肉制品储备,库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国庆黄金周同样正常营业,保证节日供应。”裴思源称,企业仅用5年时间,就成为区域独角兽企业,截至2021年9月,冻品云服务的餐饮商户达31万家,订单量突破200万单。
冻品要求的储存温度在-18℃,其特殊性决定了冷链物流是冻品行业的核心。物流方面,冻品云对上游厂商进行大规模采购时,从产地直达销地与供应商,实现冷链直连,实现冷链运输的规范化,进而实现供应链全程可监管追溯。
服务本地生活低温中转库的重要功能
位于三亚荔枝沟路的天锋果蔬物流公司主要有两种冷库:-18度冷冻库、5-7度冷藏库,使用率常年保持在90%-95%。
“企业最大的经营优势有三点,地理位置优越,老客户多,稳定客源多。”麦进喜主任告诉记者,企业主要从事芒果种植、收购、加工、存储、运输及销售,冷库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一切经营活动围绕冷库展开。
公司的冷库占地4000平方米,库容3500吨,2008年建成,2013年运营成熟,主要服务于本地芒果种植户。麦进喜描述了服务芒果冷藏库的生产规律:1-6月,海南芒果成熟季,企业收购分拣冷藏,提供芒果出岛冷链物流服务;6-9月,广西、云南芒果成熟后,企业的冷链服务追着芒果出岛向北,开始第二波收购、运输、销售;9-12月,攀枝花芒果面市后,企业的冷链物流服务由北向南回到岛内,将芒果拉回岛内销售。次年再接着从三亚为起点,开启一年的芒果季。
全年12个月,天锋在这条线上设立收购点,跟着季节围绕芒果做生意,周而复始,用冷库与冷藏车让芒果在全国流动起来。
近年来,企业对外增加了日用品、肉制品冷藏保鲜服务,冷冻库与冷藏库成为岛外货物在三亚的中转站。在冷库的支撑下,企业涉足零售业,建起8家超市。“做快消品与食品的销售,做超市离不开冷库,我们有天然的优势。”
2020年底,海南已建成冷库容量约162万立方米。其中,投入最大的当属罗牛山冷链物流园。园区占地总面积325亩,总投资16亿元,总仓储容量30万吨,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2015-2019年期间,5个库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其中2号库为冷链食品集散中心库,3号库为低温快消品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库。冷链仓储库容达10万吨级,精细化到冷冻库、急冻库与超低温库等不同的冷库形态。50辆冷藏车辐射海南全岛,可24小时响应客户需求。
“2号库建成之初,主要服务海南水产加工企业,当时冷链资源紧缺,来我们园区的海澄文水产加工企业客户多。”园区负责人艾待文告诉记者,2017年年底,库容高峰时仅一家企业在园区的储货量就达7000吨。
2019年开始,海南水产加工企业着手自建冷库,园区这类客户开始慢慢减少。然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涌入,成为园区的新客户。“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的短信业务转移到流量业务上一样。市场需求在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不断提升企业服务市场的能力。”
现在,罗牛山冷链物流园服务岛内大型连锁餐饮、超市,为进岛商品提供仓储与冷藏服务,与蒙牛、光明、桃李、鲁花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供应商合作。开园至今,园区合作企业近1000多家,实现全年流通货值150亿元。
目前,海南从事冷链物流相关企业约635家,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全省运输鲜活农产品出岛424471车次,比2015年增长38.0%;载重量953万吨,比2015年增长24.1%。经预测,2025年全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总量约4310万吨,产值约9784亿元。
有数据显示,中国冷链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人民币5220亿元,尽管冷链物流如今声势浩大,但在国内的实际表现还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全国冷库仓储的总存量仅占物流仓储总量的2.15%,海南亦是如此。
到2025年,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海南冷库面积将迎头赶上,新建国际冷链中转性冷库约850万m³。全省新增冷库总容量约1913万m³,一批规模大、数字化、智能化的冷链物流设施将高标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