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三亚博后村环境越来越美,乡风越来越文明,民宿成为“爆款”产品
发布时间:2021/08/27 新闻 浏览:194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今漫步在吉阳区博后村村道,俨然置身于一座美丽大花园。小桥流水,花红叶绿,空气芬芳……到处呈现一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景象。
博后村主村道——博后路全长6公里,来到博后,骑行乡村道路,路边赏花观景,徜徉星光月影,别有一番风味。
村庄环境越来越美,乡风越来越文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博后村已成为三亚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被评为“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2020年5月被评为“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2020年8月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9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10月底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泥土路变成“五星路”
“小时候就是泥土路,下雨容易积水,路不好走,车也不好过。”博后村村民苏泽亭告诉记者,现在路修好了,出行方便,停车也方便,下水道设施配套都很完善。
2017年6月,博后村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所辖新坡、红光、红旗村进行污水管道铺设、道路铺设、道路硬板化、强弱电埋入地下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博后村是个黎族村庄,以前是土路,坑坑洼洼,村容村貌很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博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说,2017年博后村开始建设美丽乡村,对基础设施、污水管网进行改造,路面拓宽到6米。完成游客中心、小康广场、哎岬湖湿地公园等配套工程建设,以及民居外立面和绿化美化景观提升。
“当时我们过来的时候,村里都是泥土路,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硕见证了博后村10多年的发展历程,“要想富先修路,博后村的道路从最初的泥土路、水泥路,一直发展到目前的五星级美丽乡村道路,从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得出来,路变漂亮,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所以道路是实现村民致富的第一关。”
民宿成为“爆款”产品
走在博后路上,风格迥异的民宿让人眼前一亮,现代主题风、北欧简约风、中国古典风……堪比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博后村的民宿已成了三亚旅游市场“爆款”产品,博后村也成为三亚新的“网红村”。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订单。”苏少洪说,博后村充分发挥毗邻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奥特莱斯、玫瑰谷等景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目前博后村共有民宿50家,客房1600多间,是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全年入住率超过65%,旺季期间常处于一房难求的状态。“宿约107”“相见无墅”“海纳捷”“蓝雅居”等民宿先后被评为海南乡村民宿金宿、银宿、铜宿和“海南省十佳民宿”、“海南省品牌民宿”。
2020年,博后民宿接待游客40.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6421万元。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博后民宿累计接待游客14761人次,旅游总收入711.6万元,大年初三至初六期间平均入住率高达94.3%。博后民宿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和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同时,博后民宿产业带动了海南海鲜、重庆火锅等一批餐饮进驻,满足游客的餐饮需求。文创基地、西安画院三亚分院进入博后,拓展了产业模式和旅游业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拉动博后村可持续发展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博后村还开启了夜游乡村模式,开设1公里长的夜市,销售海南热带水果、特色小吃、黎族风味小吃、特色烧烤、特色工艺品等,带动300多名村民就业。
村民跨步奔向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博后村,与企业和农民聊发展、话增收,留下这温暖亿万农民心窝的深情嘱托,也为博后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强大动力。
“总书记的嘱托,既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沉甸甸的责任。”苏少洪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的理解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村民过得是否幸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绩最重要的标准。”
8年来,博后村因地制宜发展民宿业、玫瑰花产业、乡村旅游业,在盐碱地里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富民强村的道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博后样板。
“我们利用玫瑰花产业和美丽乡村共同发展的模式,让村民不仅有地租+工资的收入,还有分红和自家农产品的收入,真正让土地增值,农民增收,腰包鼓起来。”王硕告诉记者,公司在建设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的过程中,将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村民的收入不仅是地租+就业,还有分红收入,以及自家农产品的收入。
村民在玫瑰谷工作不仅提高了收入,又学会了技术,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博后村村民苏吉丽今年44岁,2019年起她在玫瑰谷负责修枝、除草、施肥等工作,现在已经是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一个月工资7000多元。“在这边工作比以前种田好很多,这里离我家很近,工作好又方便照顾家里。”
据了解,玫瑰谷目前有员工600多人,其中一半是博后村村民,他们除了地租每年3538元以外,每年工资人均收入是3.6万元。2020年,博后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00元。
“博后村民宿每年有50万的客人,这50万客人也可以变成我们玫瑰谷的散客资源,从而实现景区和乡村资源互补,在未来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延续与老乡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王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