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三亚牢固树立“两山”理念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发布时间:2023/01/05 新闻 浏览:147
碧波荡漾、绿树成荫……冬日暖阳里,三亚河沿岸花红柳绿、生机盎然。每天清晨,73岁的市民刘仲元大爷就顺着三亚河畔,一边舒展筋骨,一边欣赏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美景色。
2022年以来,三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三亚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守牢生态“家底”
呵护“碧海蓝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三亚牢牢守住生态“家底”,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由三亚市牵头整改的省级措施共34项,已按期完成23项并销号备案,无逾期事项。其中,凤凰岛二期于2022年3月19日基本完成拆除工作,比规定整改时限(2022年12月)提前9个多月,作为正面典型案例上报中纪委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办。凤凰岛二期拆除后的生态修复比规定整改时限(2023年12月)提前1年完成并销号,进一步巩固凤凰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
同时,三亚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截至2022年年底,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细颗粒物(PM2.5)累计均值为11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城市饮用水水源、城镇内河(湖)、水功能区、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100%,水质情况均达到2022年度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
打造“无废”之都
森林城市再添亮丽名片
作为全国首批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三亚积极探索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全方位打造无废“细胞工程”,推进“无废机场”“无废酒店”“无废旅游景区”“无废岛屿”“无废渔村”“无废赛事”“无废会展”和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等工程建设,形成一批创新基地,塑料污染综合治理、旅游行业“无废”理念传播、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等成为经典案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走在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三亚共有“无废景区”13家,“无废酒店”38家。第一批9个点位“无废城市”示范场景建设完成,打造无废党建研学、无废海岛旅游、无废休闲生活三条路线,强化“无废”辐射带动效应。
森林是城市重要的“碳库”。三亚森林资源丰富、自然禀赋优越,自然保护地面积居全省首位。围绕打造“生态三亚、幸福家园”的目标,三亚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打造森林城市建设标杆。
目前,三亚森林覆盖率超过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森林城市让“美丽三亚”再添一张亮丽名片。
“六水共治”
擦亮鹿城生态底色
在三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已经融入日常烟火,成为生动实践。
2022年5月,三亚印发的《三亚市治水攻坚工作方案》提出,要打好“六水共治”五年攻坚战,实施治水“三步曲”,两年“三消除”、三年“三提升”、五年达到“五全面”。到2023年,消除污水直排口、消除建成区污水空白区、消除城市内涝点;到2024年,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到2026年,雨污管网全面覆盖、城乡污水全面收集、水质断面全面达标、饮水安全全面保障、河湖库海环境全面优良……
当前,在三亚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三亚充分落实统筹生态文明建设集成制度,在化解生态文明领域重大风险等生态环境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妥善解决并完成多个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任务。
“作为生态环保人,我们要进一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谷广烨表示,三亚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三亚的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