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海南东方:聚焦“三大重点任务”,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东方:聚焦“三大重点任务”,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

发布时间:2022/10/18 产业 浏览:23

宏图已擘画,奋进正当时。

9月26日,东方委托有关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东方机场选址报告咨询会,会议邀请专家对东方机场选址报告严格把关,集思广益,高质高效推进东方机场选址工作。

这是东方加快推进东方机场前期工作的一个生动体现。东方产业基础好、资源禀赋好、区位条件好,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为东方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当前,东方高标准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三大重点任务”,即东方机场建设、八所港发展、临港产业园发展,推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力推动自贸港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为东方“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推进东方机场建设

参加完在北京召开的东方机场选址报告咨询会后,东方市东方机场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开始马不停蹄地完善东方机场选址报告。“目前东方机场处于选址阶段。”东方机场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说。

推进东方机场建设是东方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中央12号文件提出“开展三亚新机场、儋州机场、东方/五指山机场前期工作,以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的要求。今年,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两主两辅一货运”机场体系建设,其中“一货运”指的就是东方机场的建设。

对于东方来说,东方机场建设被作为东方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三大重点任务”的首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快东方机场建设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迫切需要。”东方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说,东方机场建成投入运营后,可以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打造面向两洋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海南航空货运专业化水平,既可以满足海南航空出行、货物运输的需求,又可以提升地区保障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2020年6月,东方便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东方机场筹建领导小组,组建了东方机场工作专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超常规举措,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东方机场前期工作。

“东方始终坚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谋划东方机场建设,围绕‘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开展专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前期工作。”东方市常务副市长陈楠林说,目前完成了机场选址报告、航空货运、空域规划等多项专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方机场建设已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并选定了3个预选场址,完成首选场址气象观测站建设,“接下来,将推进机场预可研、可研等前期工作,为机场在‘十四五’中后期顺利开工创造有利条件。”他说。

据介绍,东方机场凭借海南自贸港优越的政策条件、产业发展,以及东方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配套保障,可以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区域性国际货运枢纽机场。

东方机场定位为客运支线、货运枢纽机场,拟按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按4E级飞行区标准新建1条3400米跑道,能保障波音747全货机全载运行,同步规划建设航站楼、货库和停机坪等;预留远期增建一条近距跑道的条件,满足2050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

同时,东方依托东方机场拟规划约6.28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园,配套建设空港物流区、通航产业区、海关监管区、冷链物流中心、货运分拣中心、快递营运中心、特种货物处理中心等,满足货物处理的所有要求。

加快八所港转型升级

10月12日,东方八所港第二装卸区,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正在繁忙作业,只见其一头连接船舶,一头连接管道,将液体化学品送到作业区。

“操作非常简单,在中控室按下一键对接启动按钮,不到5分钟就可以完成船用装卸臂与船舶接口自动对接,非常智能化。”海南八所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第二装卸区机械技术管理员王健生说,今年7月,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在八所港完成首船作业,该装卸臂的启用,可广泛用于承载流体货品装卸的液体化工码头,这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的空白,也满足港口无人化作业需求,是东方推进智慧港口建设的体现,是八所港转型升级的一个方面。

据了解,八所港濒临北部湾,属于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全国沿海各港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贸易往来,是环北部湾经济圈主要的贸易港口。

八所港现有2个装卸区共11个泊位,第一装卸区是散杂货码头,第二装卸区是服务临港产业园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用码头。经过几十年的业务拓展,该港目前主要业务为港口装卸、港口物流、港口管理总包三大板块。港口装卸方面,连续7年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2021年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67.4亿元、增长35.2%,外贸货运量573万吨、增长27.5%,货运量位居全省第二。

“还谋划了集装箱和客滚轮业务。”海南八所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商调中心市场营销与开发主管王小波说,八所港至洋浦小铲滩码头集装箱航线2020年9月30日开通。这个航线的开通,推动了八所港融入全国集装箱航运物流网络,有效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八所港取得了新的变化和可喜的成绩。一个港口的发展变化,折射了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的步伐。

然而,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推进以及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东方临港产业园,东方需要提升八所港港口基础设施,以满足发展之需。推进八所港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当前,东方已开工建设八所港对外开放口岸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及“二线口岸”查验设施设备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八所港新港区2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八所港新港区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工程以及航道清淤疏浚等前期工作,提升港区硬件环境。

为持续推进八所港转型升级,根据海南省有关要求,东方开展了八所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形成“一港三区”的总体发展格局,通过提升港口功能布局,更好地服务临港经济发展。

据东方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及物流管理科负责人王禹棋介绍,根据规划,八所港将由鱼鳞洲港区、罗带河港区和高排港区3个港区组成。规划中鱼鳞洲港区将以清洁性货物运输、旅游客运和客货滚装运输功能为主;高排港区将主要服务于临港产业园,承担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清洁能源、光伏等重点产业的原材料、产成品的装卸功能;而罗带河港区将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运输为主,是服务园区电力和临港油气化工产业的主体港区。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在封关运作阶段,八所港如何与省内其他港口,尤其是作为自贸港政策先行先试的洋浦港实现联动发展、错位发展?按照规划,八所港鱼鳞洲港区将有清洁性货物运输、旅游客运和客货滚装运输的功能。而东方计划年内开通八所至广西防城客滚运输航线,将能够丰富港口水路运输航线及方式。“那么这样一来,能够与海口港联动发展,运输瓜果蔬菜、应急物资等,在起到相应分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连接国内市场的纽带作用,还可积极应对琼州海峡突发的停航情况。”东方市常务副市长陈楠林说,此外通过持续推进集装箱业务,揽取石灰石、有机肥等内贸进口集装箱货源,还能够作为洋浦港的喂给港,联动发展、拓展港口新业态;在洋浦港着力承担发展油品类产业的同时,八所港高排港区可承担化工类产品运输,兼顾油品上下岸功能,与洋浦港错位发展。

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园

10月12日,在位于东方临港产业园的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室内,工作人员紧盯屏幕,随时操作按钮,确保PC装置平稳运转。今年2月5日华盛PC项目一期投产,于3月10日正式上市,主要运往华南地区,填补了华南地区PC产业的空白,对改变我国PC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2月装置投产以来,已生产4.5万吨PC产品,实现销售额3.17亿元,全年预计实现PC产量10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C生产部主任张晋说。在华盛PC项目一期的基础上,公司正加紧进行项目二期前期工作。项目一期和二期建成后,年产值有望达到200亿元,届时将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大型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

东方临港产业园于2011年成立,濒临北部湾,内靠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大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外临亚太经济圈的东南亚地区,是中国距东南亚各国,距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工业园区之一,是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壮大,临港产业园正逐步形成以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三大产业为主导的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已有26家企业入驻园区,已建成投产运营企业10多家,2021年园区产值202.6亿元。如今,临港产业园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以奔跑的姿态,加快成长,推进东方高质量发展。

“未来聚碳酸酯、丙烯腈下游是东方重点发展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链之一。我们积极推动谋划,从丙烯腈到聚丙烯腈再到碳纤维的产业群、从丙烯腈到ABS再到聚碳酸酯/ABS的产业群。其中未来生产的碳纤维有望为园区的风机叶片制造企业提供原料。”东方市工业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长王兴利说。

“坚持优质企业进入、标杆项目带动的原则,来发展这三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临港产业园。”东方市常务副市长陈楠林说。

6月9日,中国共产党东方临港产业园工作委员会、东方临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揭牌仪式在东方市委大院举行,翻开东方临港产业园打造千亿级产业园的新篇章。

东方临港产业园如何谋篇布局?东方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东方以打造千亿级产业园为目标,延长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争取引进石化新材料领域的特大型项目,增强产业带动,重点发展碳二、碳三、碳九产业,围绕PC、低碳烯烃、碳四、高性能纤维、乙炔—甲醛产业,打造5条特色明显、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谋划“风机零部件制造—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维护”的海上风电项目链,形成“专业服务、整机制造、配套设备、关联产业”产业链。争取到2025年引进培育2至3家国际领先水平的装备制造企业;推进清洁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以明阳集团海上风电项目为中心,探索“海上风电+制氢”“海上风电+新型储能”“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打造低碳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