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守住风险底线 勇立开放潮头
发布时间:2022/09/14 新闻 浏览:223
9月6日清晨,在文昌清澜港渔政码头,等待出海的渔民一早就来到港口疫情联防联控点,进行出港前的报备以及核酸采样。同时,出海归来的渔船满载鱼虾缓缓停靠在码头,码头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随着开渔季到来,海上疫情输入和渔业安全生产风险陡增。海南省沿海市县多部门联动,从严抓好海上疫情防控,持续加强进出港报备登记以及渔民核酸检测、实时掌握渔船航行轨迹等管控工作,及时化解海上疫情输入和安全生产风险。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进程中,将伴随着各类风险,既有可以预测的“灰犀牛”,也有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主动发现、及时化解各类风险成了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
风险防控,是事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得失的最关键变量。海南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原则,把重大风险防控摆在自贸港建设全局来抓,抓实风险防控措施,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风险找得准、防得住、控得牢。
把牢正确方向守住安全底线
对于正在扬帆远航的海南自贸港来说,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近年来,省委认真总结海南历史上“大起大落”的深刻教训,要求克服急于求成心态和投机侥幸心理,高度重视政策实施早期风险防范。
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八个重点任务之一,便是坚持守牢底线,建设安全有序、风险可控的自由贸易港。
“我们现在手拿一副好牌,只要不出错牌,就能赢得全局。”省委书记沈晓明指出,风险防控是我们这一代自由贸易港建设者的最重要任务。
省长冯飞要求,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其贯穿自贸港建设全过程,做到主动发现问题、掌握问题。
全省上下也深刻认识到,只有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守住风险底线,才能勇立开放潮头。
去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下简称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出台,为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构筑了牢固的法治屏障。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在反走私、金融风险防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人员流动风险防控等方面作出规定,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风险防控体系法律规则的顶层设计。
同时,海南在省委自贸港工委框架下,成立走私、金融、投资、数据流动、服务贸易、生态等15个由分管省级领导牵头的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高位统筹各专项领域重大风险防控。实施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风险防控三年行动方案,分11个领域列出36项风险防控工作任务,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和体系基本成型。
“找得准”“防得住”“控得牢”
拿起任何一件离岛免税商品,只需扫一下商品溯源码,就可查询到该商品销售方、购买者、是否提货等信息。如果免税商品被转卖,执法部门会及时发现,并通过信息系统实施追踪溯源。
伴随着离岛免税热度不断提升,“套代购”走私风险也日益增加。海南通过强化源头管理,优化溯源码设计,抓好线上线下免税商品监管等多种方式,健全精准打击“套代购”走私长效机制。
做好风险防控,重要的是及时预判预警风险隐患,能够“找得准”——
为了提前一步找准隐患,海南高度重视政策实施早期风险防范,针对潜在风险进行模拟实战,做好压力测试。2021年7月2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正式发布,这也是国家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发布的第一张负面清单。
海南充分发挥服务贸易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的作用,坚持底线思维,从服务贸易中的人员、资金、信息三个要素出发梳理风险点,并相应制定了防控措施,切实防范服务贸易领域的重大风险。
做好风险防控,还要能精准应对风险挑战,必须“防得住”——
海南在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管控风险,严防风险裂变、传导、叠加,精准施策、高效处置各类风险隐患的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以合理的监管成本实现不发生重大风险的目标。
已经实战化运行的海南省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无感、快速、高效的监管信息系统,对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精准管控,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筑牢“防火墙”。
为有效应对金融风险防控的压力,海南超前谋划部署成立金融风险防控专班,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随着重大风险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海南还通过完善制度,确保“控得牢”——
在自贸港建设的实践中,海南研判要从一开始就做好防范税收风险的文章,强化源头管控,把好登记注册关,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和发现机制,坚决不让海南自贸港成为“避税天堂”。
反走私工作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海南着眼于有效防控自贸港走私风险,织密海上、岸线、岛内三道反走私防控圈,构建环岛岸线闭环管控体系。此外,海南还与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合作,联合部署打击“套代购”走私等专项行动,并建立琼粤桂反走私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形成打击走私、防控风险的合力。
以制度保障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近期,一项名为“风险官”的制度被外界普遍关注——海南省直各部门在提出政策需求时,同步研究政策实施风险,在上报政策建议时,同步上报政策风险评估报告。
无论是风险防控中的“堵漏洞”还是“强弱项”,制度保障都是确保在风险挑战面前赢得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因素。2018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迄今已推出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2018年以来,海南正通过一项项制度创新成果,风险防控融入自贸港建设各个环节——
按照红、橙、黄、蓝设定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各领域风险点的最新风险等级,为开展精准防控奠定基础。
搭建全国首个资金流信息监测系统,实现对进出岛“每一笔资金”精准监测,找准资金流动中的“暗礁”和“风浪”。
生态环保风险防控方面,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突发生态环境应急准备响应能力。
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方面,布局建设公共卫生预防、救治、保障和应急“四大体系”,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务实有效的风险防控,保障了政策顺利实施。2018年以来,涉及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生产设备“零关税”、“两个15%”所得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150多项政策在海南省落地实施。
实践证明,只有做好风险防控,才能抢抓“窗口期”,吃透用活政策,才能引得进“香花”,挡得住“毒草”。
随着封关运作时间日益临近,海南将坚持以“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为引领,全面铺开封关运作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压力测试相关工作,下功夫抓好政策落地见效、制度集成创新、重大风险防控、政策宣传解读等重点工作,奋力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