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海口:打造智慧工地,让建造更安全更“聪明”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口:打造智慧工地,让建造更安全更“聪明”

发布时间:2022/05/12 新闻 浏览:229

工程图纸、在建情况、BIM工序模拟、工期进度任务、大型机械监测、环境监测、劳务人员进场管理……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项目施工方中建一局技术总工赵博已习惯每天打开项目智慧管理信息平台,伴着鼠标的滑动,整个项目建设情况一览无余,为项目建设插上安全有序推进的翅膀。

五月时光正好。海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全市530个在建项目掀起建设热潮,为打造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添动力,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如今,海口工地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管理成为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一个个智慧工地正被积极打造,赋能项目高质量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项目建设始终,让项目建设更安全更“聪明”。

智慧化管理让工地更“聪明”

“五一”过后,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项目现场,初高中部、D4教师宿舍正做幕墙工程、二次结构工程与装饰装修工程全穿插式施工,宿舍楼、食堂、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礼堂等,有的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有的进行人防工程施工,进度越来越快。施工方中建一局项目安全总监林先亮巡检的次数更多了,根据项目智慧管理信息平台提示,近日有新增隐患,临边防护、配电箱与开关、材料管理、洞口防护等都是他安全巡检的重点监控对象。

项目技术总工赵博介绍,项目智慧信息管理平台利用BIM、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等技术措施,将工程信息化,自动化应用高度集成,通过同一个窗口将工程信息集中展现,围绕中建一局精益建造核心思想及科技建造、快速建造、精益成本建造、精品建造、本质安全、智慧建造、绿色建造七大子体系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对项目实现精细化、绿色化和智慧化的生产与管理。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对项目状态了如指掌。每天打开系统,赵博对项目建设情况一目了然,全流程把握项目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明年6月底完工更有信心。

据介绍,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项目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了VR体验区,工人可借助3D情景模拟体验高处坠落、坍塌、触电、火灾、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为特殊作业工人配发智能安全帽,佩戴它在危险区作业,会发出“滴滴滴”的安全提示,并有SOS定位求助功能。对于在施工现场检查电箱的电工唐远海来说,戴着这款安全帽干工很踏实,感觉多了道安全屏障。从开工至今,项目实现零事故。

越来越多项目打造智慧工地

距离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近20公里的中建三局海口时光里项目现场,外墙涂料施工现场负责人朱宜恒每天刷脸进出工地,600多名工人亦如此。项目应用“工地卫士”信息系统,对进场人员实名信息化管理,保护劳务人员权益,提升管理水平。据了解,项目利用智慧云平台管理,把监控摄像、塔机监控、环境监测、智能水电、安全管理等各项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可实时监控项目设备运行、施工用水电、作业人数、现场进度及安全质量情况,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便捷高效。

“管理人员从手机端进行岗位履职及现场数据录入,电脑端后台进行大数据生成及分析,实现为一线管理人员减负,促进岗位责任落实。”项目安全总监杨旭涛透露,智慧工地平台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项目运营环境,促进企业与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海口,类似智慧工地还有很多:海口滨江新城项目CPS智慧工地智慧中心平台,实时显示项目建设任务流程办理环节;海口中海·汇德里项目推行“一户一档”用户体验维护平台,扫二维码能知道项目建设的土建、实体结构、装修工艺等信息;海口滨江西污水处理厂智慧工地平台,集项目人员实名制、视频监控、BIM模型、塔吊监测系统、TSP扬尘检测等各项系统于一体,严守“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安全管理目标……

一个个生动实践见证了海口智慧工地发展成果,越来越多项目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地、在项目信息化管理上修内功,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努力提升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让绿色、文明施工蔚然成风,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助推海口建筑业转型升级。

用信息化强化项目工地监管

智慧工地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的工地,市质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综合运用BIM、物联网、移动通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并与施工技术深度融合,对工程质量、安全等生产过程,及成本、技术等管理过程加以改造升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了精细化、绿色化、智慧化的生产和管理。

智慧工地一头连着项目建设,一头连着安全生产。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住建监管部门积极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通过扬尘监控、视频监控等手段对在建项目远程监管,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抽查台账,通过安排专人对项目安装的视频监控进行抽查,加强对项目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的监管。

近日,在市质监站,工作人员梁安栋打开海南省建设工程项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530个在建项目均位列监控点,打开任意一项目,通过工地现场出入口、塔吊、材料加工区等区域安装的摄像头,可实时展示项目建设动态,查看工地内全貌,方便远程监管。此外,系统可安装在手机,市质监站安全员吴多文能通过手机,随时了解在建项目工地现场情况,远程监管工地标准化建设等。

市质监站通过日常监管和不定期抽查,促进项目施工现场实施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推动建筑企业质量安全文明行为规范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安全防护标准化、建立标杆管理制度,落实好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对未按要求推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的项目,市质监站将按相关规定,对不良行为的信用主体进行诚信扣分,对良好行为的信用主体进行诚信加分。同时,把诚信评价纳入招投标活动中应用,严重违法违规的参建主体将被清除出建筑市场。

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仍待规范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一批央企、国企建筑企业陆续加入自贸港建设大军,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推动海口建筑业发展提质增效。“他们不仅装有省住建厅的信息平台系统,还有企业的信息平台,建设各有特点。”市质监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住建部门要求在建项目工地要安装实名制信息系统、工地扬尘和噪音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管系统。

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院长胡家僖看来,智慧工地的应用能帮助及时发现项目安全隐患、标准质量检查、检测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完成质量溯源和劳务实名制管理,可促进诚信大数据的建立,有效支撑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人员、成本、进度、物料和诚信等监督管理。与此同时,由于项目工地各类平台太多,涉及环保监管、质量管控、安全监管、绿色工地评价等,项目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应加强监管,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工地信息化建设成本高等。

“建议可以通过一套智慧工地平台完成不同主管部门监管和建设单位内部管理要求,建立统一管理建设体系,重点关注质量、安全、双碳、环保方面新技术应用。”胡家僖说,智慧工地建设是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革命性嬗变,涉及到人才、观念、管理、组织、法律、规范、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在顶层设计、平台支撑、标准统一、生态开放的基础上,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