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农垦南繁集团转型升级 构建“育繁推服”种业全链条
发布时间:2022/04/22 产业 浏览:33
日出露晞,南繁春暖。
春日的三亚市崖州区,稻田里,姿态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晃,涌成一波波丰收的稻浪;大棚中,蓬勃生长的秧蔓挤挤挨挨,缠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
这是出现在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以下简称推广中心)的景象。
扎根崖州热土,近年来,海垦南繁集团乘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种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人才引育,完善产业布局;整合种质资源,聚焦“新”“精”“特”品种培育,打造集品种研发、良种良苗生产、市场推广、科技服务为一体的“育繁推服”种业全链条。
高效利用土地把良种“种下来”
“这里容纳了近2000个作物品种。在良好管理之下,它们都迎来了丰收。”日前,在推广中心,眼前蔬果满枝的热闹景象,让该中心田间管理负责人马文全很有成就感。
作为育种专家,马文全清楚推广中心里每一类果蔬的生长习性、种植规范和管理要点。但他不了解的是,就在两年前,脚下这片土地还是块碎片分布、杂乱种植、效益低下的薄土地。得益于海垦南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期)的推进,这里面貌一新,土地连成片,土壤得到改良,为推广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推广中心去年3月投用后,成为全国各地优势作物品种的长期展示交流平台,为海垦南繁与众多科研机构加强优秀品种选育构建了纽带,提高南繁种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为产业发展拓展更多空间。
土地是南繁产业发展要素之一。位于崖州区腹地,海垦南繁土地资源丰富。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集团的前身南滨农场就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优势,吸引了大批育种专家在此从事科研工作。
“宝贵土地留给重要事业。我们为南繁产业发展储备高质量土地资源,确保南繁良种能够‘种下来’。”海垦南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海垦南繁集团紧密围绕南繁育种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土地整治+碎片化土地资源整合+农业产业园区”模式,对碎片化土地进行整合,提升规模效益;对贫瘠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土壤质量;因地制宜引入高效项目,并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据统计,依托土地资源,海垦南繁集团已与300余家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育种单位达成合作。下一步,该集团将围绕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与省内外优质种业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南繁项目共建、科研成果转化等深层次合作。
强化人才队伍让种子“长起来”
尽管扎根崖州腹地,早已参与南繁产业建设,但海垦南繁集团仍存在着种业基础薄弱、参与度低等桎梏。
关键问题在于人才,尤其是分子育种和基因工程专业人才的缺乏,难以支撑种业体系的发展。只有强化人才队伍,才能让种子扎根长起来。
“做好引、留、用文章,打造人才梯队,是我们破解结构性人才短缺问题的重点发力方向。”海垦南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智全表示,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培育本地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推动“育繁推服”种业全链条破局拓界的重要驱动力。
为此,海垦南繁集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成立科技部推进种业研发工作,引进博士研究生4名,并将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整体划至南繁集团,聚焦种业夯实人才基础。
育人才,也要引外力。马文全正是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而来。他来自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从1999年以来,每年往返南繁开展育种工作,2021年受邀成为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特聘专家,主要负责推进当地南繁产业项目建设和培养海南本土南繁人才队伍。
多年扎根在基地的马文全,比任何人都深知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在发展南繁产业时,需要重视本地人才队伍和相应平台的建设。”在他看来,“南繁硅谷”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科研团队,必须要借助南繁人才资源做好知识帮扶,让越来越多的南繁技术能够推动海南本地农业发展。
创新引才方式,海垦南繁集团还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南繁基地建设新模式,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共同建设高水平南繁试验与示范等基地,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成果转化。
健全产业链条促种业“壮起来”
“去不去穗,施不施肥,何时施肥……都可根据育种单位需求定制。”日前,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项目(一期)现场,海垦南繁集团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曾经,科研单位得负担育种、繁育、推广等育种全环节工作,事务繁杂,前期成本高。如今,该集团建立起“育繁推服”四位一体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并提供农工劳务、机耕设备、生活服务等一体化育种服务。
“打好种业‘翻身仗’,企业是重要一环。”业内人士认为,要充分发挥企业等市场主体作用,推动种业资源、人才、资本在市场中有效配置,实现优质品种的持续产出与推广,让企业成为种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瞄准市场,海垦南繁集团正着力建设集南繁育制种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全链条。
除此之外,海垦南繁集团还将继续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提升南繁产业科技创新源头驱动力;紧抓“数字海垦”建设规划,携手海垦集团下属企业海南金垦赛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打造数字化交易服务平台,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在海垦热土,一条以种子为核心,以种子繁育为纽带,以商品转化、销售加工及相关服务为终端的“育繁推服”种业全链条雏形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