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抓项目明思路 三亚坚决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抓项目明思路 三亚坚决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2/03/24 产业 浏览:48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现如今,漫步三亚,碧水环绕,水清透亮。城市乡间,绿水与蓝天相映,描绘出怡人美景。

这背后,是三亚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共创美好生态的成果。截至目前,三亚市内河湖水质达标率、地表水优良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海水监测达标率均达到100%。7条城市黑臭水体,均实现了“长制久清”的治理成效认定。节水创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以及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三亚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系统推进“六水共治”(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新突破、新作为,全方位保障三亚水环境有效提升。

项目为王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六水共治”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取得实效、实现突破,必须重视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硬伤”。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启治水新篇章,无疑是一剂“良方”。

这个春节,吉阳区六盘村村民苏先生过得非常开心。因为他家附近臭了许多年的亚龙溪变干净了,不仅臭味没有了,沿线风景也靓丽许多。

这是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带来的“福利”。曾经,因两岸村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使亚龙溪一度成为人们眼中的“黑臭”水流。去年8月,三亚启动博后糖丰安置区、六盘村片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1500吨/天的污水提升泵站、1.16km的球墨铸铁管和1.02km的污水压力管等设施,截住排入亚龙溪的生活污水,引入亚龙湾污水处理厂。

经过长期持续治理,亚龙溪已是水清透亮,飞鸟成群,两岸绿树成荫,水生态环境越发良好。久违的清澈溪水回来了,一家老小又可以携手漫步河边,苏先生当然开心。

苏先生一家的欢声笑语,是三亚治水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亚高度重视补齐治水短板,积极谋划了一批水治理项目,推进宁远河、大茅河、藤桥河、冲会河、汤他水、立才河、大兵河、亚龙溪治理,建设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同时对已开展的管网更新改造、河道治理等工程项目与谋划的项目进行梳理汇总,系统整编进入“六水共治”项目库。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亚将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稳步推进“六水共治”落地见效。系统考虑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和城乡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实施“厂网河湖库海”治理一体化,策划、实施一批河流治污、防洪、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项目,打造一批幸福河湖。

系统施策打造三亚水生态文明新样板

“六水共治”只有坚持建设、整治、管理并举,打好组合拳,才能打赢攻坚战。锚定“六水共治”总目标,三亚多措并举,系统施策,着力打造三亚水生态文明新样板,积极探索出一条属于三亚的治水用水新思路。

在组织保障上,目前三亚已成立市治水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市分管水务副市长担任治水办公室主任,全市44个核心单位组成。通过充实办公力量,抽调业务骨干,加强技术团队支撑,同步谋划成立治水工作专班和流域治理管理组,携手打造“六水共治”一盘棋。同时,不断加强市区联动,区级的治水工作领导小组也陆续成立中,继而形成高效融合、全面发力的水治理体系。

治污水方面,三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为全面摸清城市中心城区管网的“家底”情况,三亚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排查。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街巷及其他地下排水管线排查工作,并梳理形成中心城区管网排查“问题一张图”、“整改一张图”及“运行一张图”。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三亚将以“六水共治”为统筹,系统施策建设现代化排水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做到“收污水应收尽收、挤外水清污分离、治溢流降频减量、复生态自然做功”。

抓节水方面,三亚是“省级节水型城市”,在节水方面也走在全省前列。“三亚在法规制度的建立、管网漏损排查和再生水利用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目前三亚再生水利用率达26%。”市水务局局长孙德震介绍,三亚先后出台了《三亚市节水统计调查制度》《三亚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健全节水法规制度。此外,三亚通过加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率,2021年全市管网漏损率为8.67%,较2020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低于控制指标10%;三亚完成了71家节水型单位评定,全力推进节水载体创建。

如今的三亚,碧水穿城,青山环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三亚全体市民的共识,“美丽山水城市”“省级节水型城市”“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等一张张靓丽名片已成为三亚的城市品牌。

未来,三亚将巩固好现有工作成效,全力抓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以及行业管理等各项工作,以更大力度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