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海南海口探索农光互补立体农业新模式:棚上发电 棚下种菜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海口探索农光互补立体农业新模式:棚上发电 棚下种菜

发布时间:2022/03/07 产业 浏览:49

在海口菜篮子信义光伏龙湾农光互补常年蔬菜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农光互补蔬菜基地)干的时间越久,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大德坡村的农民吴春桃越明白一件事——同样是种菜,露天和光伏的大棚完全不一样。

受前阵子降温霜冻的影响,吴春桃自家露天种的叶菜已经长不出来了,吃菜只能去市集上花钱买。

但在甲子镇福昌村的农光互补蔬菜基地,菜心、珍珠菜、小白菜……各种叶菜绿油油的,连成一大片。

3月3日上午,碰上记者采访,吴春桃从一陇葱绿的叶菜后面抬起头,忍不住说起来:“你猜我们在忙啥?基地的菜长得太密,要赶紧拔掉一些!”

实际上,农光互补蔬菜基地正是为了应对恶劣天气导致的叶菜产量下降而建的。

“尤其是每年4月到10月,海南雨多、雨点大,有时候雨点甚至会把菜叶打穿,再加上台风影响,这时节必须用大棚种植。而许多小菜农没有这些设备,导致海南夏天叶菜供应量少。”海口市菜篮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种植技术总监万述明向记者解释。

为保供稳价、拎稳市民的“菜篮子”,海口市菜篮子集团通过与社会资本方信义公司合作共建菜篮子龙湾农光互补蔬菜种植基地,将种菜和光伏巧妙结合,探索农光互补立体农业新模式。目前,海口已建成1200亩光伏蔬菜大棚,其中种植蔬菜200多亩。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别于普通大棚,农光互补蔬菜基地的大棚顶上安装了透明薄膜太阳能光伏玻璃和太阳能薄膜电池板,实现顶上发电、棚里种菜。每2块光伏板之间留有约一陇菜大小的间隙,间隙下的菜可以通过透明薄膜接受日光照射,而光伏板下的菜则加装了补光灯。两种光照条件下的菜会交替栽种。

信义光能(海口)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陶俊强说,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光伏项目的土地资源和支架资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保证了大棚的结构稳定,“可以抗16级台风呢。”

自2020年10月尝试至今,海口200多亩农光互补蔬菜基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造、完善,现在已经实现了灌溉、防雨抗风、排涝、防虫、控温和视频监控等6大功能。基地里的叶菜35天至45天出一茬,平均亩产1500斤~1800斤,有效保障了海口的叶菜供应,尤其是生产淡季时的供应。

“这几陇长得差不多了,再过一周左右就能出菜了。”万述明扣上草帽,指向面前的几陇菜。

眼下,信义光能(海口)有限公司正在甲子镇土岭村和新安村的1200亩土地上做薄膜改造,“改造后再经过设施设备安装、土壤改良等步骤,就可以像这个基地一样种菜了。”陶俊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