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海南找准乡村“出圈”的流量密码,新模式打开乡村发展新空间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找准乡村“出圈”的流量密码,新模式打开乡村发展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1/12/09 乡村振兴 浏览:102

乡村与音乐节,一“土”一“洋”,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大关联。可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堑对村却别出心裁,以百亩山兰稻田为舞台,接连举办了三场乡村音乐节。本土音乐与稻浪相映成趣,不仅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访,同时以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了堑对村,带动了消费。何止音乐节,开展“众筹认种”,吸引消费者参与山兰稻种植;深挖乡俗乡情,发展黎族特色民宿……近年来,堑对村的一系列“新玩法”,让人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不得不感叹,一个处在大山里的乡村,竟然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就效果来看,诸多创新做法促进了消费,带来了人气,让不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事实上,不止堑对村,海南省不少乡村大胆创新,有着独特的“出圈”密码。比如,每年丰收季节,稻浪金黄、遍野飘香之时,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别开生面的“啦奥门”庆丰收山兰旅游文化节便拉开帷幕,人们远道而来,提起镰刀,背上竹篓,在体验古法收割中,感受悠久的农耕文化;再如,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依托独特黎家风情,打造了很具辨识度的乡村旅游主题IP——“黎花里”……在创新求变中,一个个乡村脱颖而出。

从“卖农产品”到“卖风景”,乡村迎来了由内而外的深层次变化。以往,村民面朝大地背朝天,辛辛苦苦还要“望天收”,新思路、新方式的引入,拓展了农业的附加值,让村民收入更加多元。换言之,以前,农村值钱的、能赚钱的,只是辛苦耕耘得来的农产品,现在,村头的一砖一木、田间的秧苗稻浪,抑或看不见的乡土风情,也都有了价值。“风景能生钱”,认识的转变必然带动行为的改变,人们对周围的环境定会精心呵护,村容村貌自然也就焕然一新。守着好风景,也有好收入,也能走上致富路,这不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吗?

常言道,势随时移,时移则俗易。历经岁月变迁,乡村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农耕,但乡土文化始终是乡村发展的根本所在。其中蕴藏的乡土风情、乡村记忆非但不过时,反而因为人们生活、旅游方式的变化,显得更为珍贵。而海南身处祖国南端,历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形成了许多独有的农耕文化、民族风情。这些恰恰是乡村振兴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此外,自驾游的走热、直播等新媒介的兴起、电商平台的进驻等,拉近了人们与乡村的距离,为美丽乡村“出圈”提供了便利。摆脱以往单一营收模式,迎合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乡村资源,成为乡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不过,不管是办音乐节,还是做文化节,都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现实中,有的地方也在创新求变,但做起来却是问题丛生,比如,有的地方注重“形式”不求“内容”,对农房外立面过度“涂脂抹粉”,对溪流、池塘等过度硬化;有的地方搞大拆大建,一哄而上,出现不少同质化现象;有的地方管理混乱、经营粗放,游客体验不佳……究其原因,多是盲目跟风,对自身特色、定位认识不清。换言之,让乡村脱颖而出,必须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把自然风貌、乡土风情与大众旅游需求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发展迎来广阔前景。变换思路、大胆创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将农耕与旅游相融,找准乡村流量密码,因地制宜解锁新方式、新模式,定能打开乡村发展新空间,让更多美丽乡村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