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海南大力发展分布式电站,让“光伏+”推动多个产业发展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大力发展分布式电站,让“光伏+”推动多个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18 新闻 浏览:175

随着海南以实现“双碳”为目标,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岛,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海南加大清洁能源占比的重要途径。今年10月底,海南省发改委发布的《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也着重提到,将持续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能力。

直至今日,海南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如何,现阶段又面临着怎样的变化?在前期经历了集中式光伏电站大量建设后,海南已逐步勒紧集中式电站发展,转而推动对土地面积要求更低的分布式电站发展,各类“光伏+”产业也已应运而生。

清洁

乐东最大光伏电站年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11月15日,由海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莺歌海盐场投资建设的平价光伏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乐东黎族自治县目前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也是今年以来海南启动的体量最大的集中式光伏项目之一。在阳光下,22万余块接连布设的光伏板在约1400亩的土地上绵展开来,显得耀眼而壮观。

“我们的装机容量为100MW,年均发电量约16372.9万kW•h,每年可减少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节省下约5.02万吨的标准煤。”海控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随着国家持续倡导低碳发展,并提出具体的“双碳”目标,近年来,光伏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速度都可谓迅猛,而位于祖国最南端、作为拥有国内最充足光照的省份之一,海南在发展光伏产业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而随着海南着力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岛,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助推了光伏产业在海南的落地。

“用光伏电站的建设替代燃煤电厂的建设,可达到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化石资源的目的,能极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对改善大气环境有积极的作用。”海控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叶卫东说道,“以此次落地乐东的项目为例,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约4.45万吨的烟尘排放量,也会有效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发展

集中式光伏电站5年前曾迎发展期

近年来海南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海南电网的一则统计数据可以有所体现。数据显示,2018年,海南光伏总发电量为6.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9.52%;2019年,光伏总发电量为大幅提升至13.8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8.34%;2020年,海南光伏总发电量为14.29亿千瓦时,增长势头骤降,同比增加3.43%;今年1-7月,海南光伏总发电量为9.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56%。

年发电量增速为何呈现“先涨后降”的态势呢?省内一家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陈彻告诉记者,海南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期集中于2016-2017年,这两年间光伏产业以集中式光伏电站为主,发展十分迅速,仅约2年时间相关备案规模便已超过“十三五”相关规划中的总规模,并基本在2018年完成投产,导致2019-2020年没有建设指标和接纳能力,出现了一定的“真空期”,体现在数据上便是增速的放缓。

“那时是政策的红利期,诸多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陆续落地,确实对省内的清洁能源结构带来了良性的效益。”陈彻称,有数据显示,直到去年年底,海南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总装机占比的67%,其中有14%为光伏发电占比,占比率高于水电、核电、风电等其它清洁能源模式。

其表示,由于集中式光伏电站需要占用较大规模的土地面积,在大批量的项目得以备案的情况下,省内相关土地资源也面临着进一步吃紧;与此同时,众多上马项目中还出现了少数拿地后“不开工、慢开工”的现象,使得集中式电站的风评下降,口碑受到影响。

导向

“集中式”已逐步向“分布式”转变

今年被光伏行业称之为我国光伏项目全面平价上网的第一年。为规范全省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工作,今年3月,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海南省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工作的通知》中便要求,全省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实施总规模控制,具体由省发改委根据2021年度及“十四五”期间全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确定。同时要求,每个申报项目规模不得超过10万千瓦,且需同步配套建设备案规模10%的储能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海南省发改委还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度我省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工作的补充通知》(下称《补充通知》)。此次《补充通知》对项目备案后的有效时限也做出了调整,将此前的“项目备案后2年内未实际开工建设的,将取消备案资格,收回相应的指标规模”调整为“项目取得备案后1年内未实际开工建设的”,将取消备案资格,收回相应的指标规模。此举也被认为是在省内土地资源趋紧的情况下,对占地面积较大的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上马的勒紧措施。

据了解,在《补充通知》发布前,海南省发改委曾对此前备案的集中式光伏项目进行过一轮梳理核查,发现确实存在部分项目备案多年仍未开工,占用了本就紧缺的土地资源。为此,光伏发电取得备案后的开工时间被令行缩短。

从导向上,海南已从大力推动集中式光伏电站向控制集中式电站规模、倡议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思路转换。今年7月,海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施意见(试行)》(下称《意见》),提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场景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推动政府投资新建建筑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等措施,鼓励在政府公共机构、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广泛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意见》提出,政府投资新建建筑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必须在项目设计、概算、施工时,同步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基本实现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全覆盖,否则不予以审批。同时,《意见》还提出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列入年度建设规模,户用光伏电站由供电企业受理申请,每月底集中向市县能源主管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备案。固定建(构)筑物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复合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由市县能源主管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直接备案,政策宽松程度可见一斑。

集约

“光伏+”推动多个产业发展

“看到我们楼顶的深蓝色光伏板了吗?这就是日月广场日均节约5吨标准煤的秘密武器!”望着日月广场各楼楼顶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海口日月广场相关负责人笑道。据其介绍,该光伏项目运行一年多来日均发电1.2万度,年度发电量约450万度,占日月广场总用电量10.76%。转化为碳排放量后,节约180万千克标准煤,减少污染排放122.4千克碳粉尘、448.65万千克二氧化碳、13.5万千克二氧化硫、6.75万千克氮氧化物。

记者了解到,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逐步被市场所认可与使用,“光伏+”的情景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产业当中。在位于海口三门坡镇和甲子镇交界处的海口菜篮子信义光伏龙湾“农光互补”常年蔬菜种植基地内,便存在光伏发电和农业大棚种植跨界融合的“农光互补”种植模式,“光伏+农业”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海南“蔬菜淡季”提供了助力;在定安县定城镇,“渔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也充分利用光伏与渔业相结合的立体化渔光互补发电模式,在鱼塘上方铺设光伏板进行发电,水下养鱼等水产品,探索出了一条“渔光互补”产业发展新模式;位于东方市的大田镇则致力于打造“光伏小镇”,村民集体出租屋顶,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记者注意到,随着海南的自然优势加之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优势愈发明显,众多资本也携光伏项目入局海南。今年以来,华润电力已宣布将在海南发展“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中药”等复合能源产业;和邦生物也携手海南仁爱等合伙人进入光伏发电领域,海控能源则出资900万元,设立光伏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深入光伏产业。

但在业内看来,大量光伏电站的建设发展也需进行规划考量。海南电网相关负责人认为,海南发展光伏产业一方面受到消纳水平制约,海南用电规模小,峰谷差大,光伏的大规模发展增加了电力调峰困难,或将影响电力安全运行,需要配套建设足够的储能设施才能促进光伏的进一步发展。其建议,省内相关部门应研究出台发电侧峰谷差电价、储能参与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等,大力推进储能设施发展,统筹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