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海南三亚实施“人才强市”策略构建人才乐园,打造人才科研创新生态环境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南三亚实施“人才强市”策略构建人才乐园,打造人才科研创新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1/11/12 新闻 浏览:182

海南省委人才工作委员会近日评选出6个2021年“海南省优秀人才团队”,三亚占据半壁江山,其中的两个国际先进人才团队全部花落鹿城,才聚天涯引发广泛关注。

三亚着力打造自贸港建设标杆城市,重点产业提质增效,人才是基础也是关键。三亚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策略,以人才资源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筑巢引凤,引育结合,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

引凤筑巢,发挥人才优势

刚拿到永久居留证,海南B类人才、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平开心不已,“这下终于可以安心在三亚创业搞科研了。”

作为国际知名的粮油作物生物技术芯片研发专家,吕玉平2019年被推介到三亚进行创业。短短的两年时间,公司迅速成长为估值超过10亿元并具有行业独角兽企业潜质的高科技种企,这离不开三亚对人才工作的鼎力支持,对此吕玉平如数家珍:“三亚以全球动植物中转基地的平台帮助企业进口了急需的科研玉米种质资源;支持团队申报首批‘双百’人才团队,积极帮助其申请省级人才主管部门出具办理永久居留证的推荐函……”

吸引人才,乃至吸引人才团队,三亚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吕玉平绝非孤例。省内首个面向全球公开选聘的国际高端管理人才、来自香港的叶家霖,成为三亚最年轻机构——三亚市旅游推广局的“一把手”,将在未来三年内带领团队扛起三亚旅游转型升级的重担;深海油气领域的知名专家周国强带着国内领先的实验室团队进驻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助力鹿城深海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来自国内11所重点高校的1161名研究生进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耕深海科技和种业科技……

三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为做好重点产业、行业的人才引育工作,三亚坚持需求导向,推动12个重大人才工程;全面梳理全市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及国家、省、市重点项目人才入选情况,重点收集整理其中678人次详细信息,初步建立优秀人才数据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候鸟”人才、国际人才情况调查,收集整理936名“候鸟”人才、122名外籍人才、115名国际学生、164名留学人员和10名港澳台人才信息,进一步完善城市人才信息库;不断巩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三亚职称数据库信息平台。

筑巢引凤,人才智汇创新

作为首批海南省优秀人才团队——国内领先人才团队的入选者,由海南省“杰出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赵玮领衔的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团队立足三亚,在海洋技术装备研发、深海立体组网观测、海洋环境信息服务等领域,取得骄人业绩。

“团队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扎根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得益于园区深海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快速凝聚了一批相关领域的老中青高端人才。”赵玮表示。

抓好重点园区这个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功能平台,三亚积极打造人才培育高端平台载体。今年以来,三亚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周年期间,三亚直接招商引资企业达1825家,中国种子集团、中国农科院、百胜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国字号”大所大院落户重点园区,吸引产业人才集聚。

“除了发挥园区汇聚人才的功能,三亚还先后设立21家院士创新平台,成立7个国医大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名校长(学科名师)工作室’、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5家‘海智计划’工作站、1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成‘天涯创客’等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6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候鸟’人才工作站,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的平台。”三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透露。

在做好平台建设的同时,三亚着力完善制度支撑,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保障。在市级层面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出台《三亚市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5年)》《三亚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两大纲领性文件;围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及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等工作,先后出台了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专项事业编制使用管理办法及岗位设置、市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最大程度构建了市、园区联动的良好效应,立起全市人才工作的“四梁八柱”。

近悦远来,构建人才乐园

近年来,三亚在人才工作中始终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展流程优化和制度创新。开设外籍人才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窗口,缩短业务办理时限;疏通军队退役及外省派驻三亚专技人才流动堵点;人才政务服务“单一窗口”试行网上办理,着力精简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一批务实的政务服务举措,极大优化三亚人才公共服务环境。

着力为人才解难题,发力为人才优保障。目前,三亚积极打造“近悦远来”良好生态环境,为人才安居乐业和建功立业提供保障。

健全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安排17名市领导联系124名重点专家,推动党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重点园区、科研机构等设立22个人才工作站,建立起覆盖人才聚集单位的人才服务工作网络;组建一支有120家重点单位组成的130名联络员队伍,实行专岗对接、专人对接、精准服务;实行高层人才认定、人才租(购)房补贴网上审批办理,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面落实人才服务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租(购)房补贴,并在安居型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中配建人才公寓,统筹安排部分人才子女入学,协调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落实个人所得税政策,870名高端紧缺人才减免税额7632.63万元;在4家市属三甲医院开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完善谋划人才发展战略。谋划编制市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形成人才需求预测和宏观调控机制,保障和扩大园区、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自主权;在编制和规定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范围内,允许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自主决定合理配置各类各级岗位,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探索在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建好人才“蓄水池”,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才聚天涯,智促发展,三亚正呈现“招才引智与产业导向同源共流”的发展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