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delicac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食 > 海口最市井味道美食:海南粉,牛腩腌面,海口焖面,炒湿面……

新闻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白沙精康】“精神精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精神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然而,由于种种误解和偏见,精神...

  •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在天涯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天涯区鹿城心灵驿站于202...

  • 侯旭合摘得桂冠!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皇冠...

    美丽三亚,青春中国。2024年7月28日,第72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皇冠之夜在美丽的南海之滨三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北京赛区的侯旭合摘得桂冠,成为第 72 届环球小姐中国区大赛总冠军!她将代表中...

  • Le Labo 两家全新精品店于中国海南重磅开业

      【2024年3月,中国海南】—Le Labo诞生于格拉斯,自2006年起在纽约崛起,现已进驻中国海南。Le Labo目前已在海南开设两家香氛实验室,分别是位于三亚海棠湾的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位于海口的cdf海...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光厂创意亮相...

    11月23-25日,由国家版权局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光厂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厂”)作为四川省版权示范...

  • 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圆满举办

    9月15日,第八届“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客中国”智能装备专题赛)华南赛区复赛在深圳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财经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春运首周三亚离岛免税揽金6.7亿元

临近2023年春节,三亚各离岛免税店纷纷推出“免税年货节”“快闪迎新”“爱购免税”等促销活动,并联合品牌商...

  • 海南昌江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开工 一期总投资约2....

    1月10日上午,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在昌化镇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码头岸线411米、后方接岸结构323.8米、南防波拦沙堤685.5米、北防波拦沙堤584米,以及护坡、渔...

  • 去年前11月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完成固投1083亿元

    园区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记者1月8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去年前11月,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3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4%。 去年前1...

  • 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举行 18个项目签约25.3亿元

    12月21日,2022年共享农庄大会在儋州嘉禾共享农庄举办,国内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共赴海南,在共享农庄的乡野风光之中,探讨共享农庄未来的发展之路。 当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人民大学...

  • 海口9个招商项目签约额16.8亿元

    在2022年冬交会上,海口农业农村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如期举办,现场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10个冬季瓜果菜订单签约。 其中,9个招商项目落地签约额16.8亿元,包括三江农场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波莲基因生物育种科技...

  • 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施两周年,减免税...

    12月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两年来,海口海关累计办理900余票“零关税”原辅料进口通关手续,货值超70亿元,减免税款超9亿元。 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明确,在...

海口最市井味道美食:海南粉,牛腩腌面,海口焖面,炒湿面……

发布时间:2021/11/05 美食 浏览:48

一座城市,能用什么味道来形容?

是清晨小巷里,一碗热腾腾的牛腩腌面中透出的咸香;是下午茶楼里,各色地道点心诱人的喷香;还是深夜老街中,一份炖盅散发的鲜香……

其实,每个城市都有不少藏匿在街巷深处的“土味”小店。这些小店在当地人眼中或许习以为常,但它们却代表着这个城市最市井的滋味和人间烟火气息。

走街串巷,展开一趟诚意十足的椰城逛吃之旅,市井味道从舌尖涌入心间,热闹记忆由味蕾沁润心海,椰城滋味便深深沉淀在身体里。

酣畅淋漓的“加打”滋味

吃是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人们到达一个城市,通常是从早餐开始认识当地。

在海口,本地人把吃早餐叫作“加打”,“加”在海南话中指“吃”,“打”即是“早餐”之意。在海口的街头巷尾,腌面、汤粉、海南粉等本地早餐最具特色。

海南粉是不容错过的“加打”项目。每个地方,都有一碗代表当地个性的灵魂之粉。

做海南粉的店家很多,位于博爱路西门市场的老字号“亚妹正宗海南粉”颇具人气。“亚妹”之名源于店主潘亚妹。据说,20世纪50年代,潘亚妹的父亲就挑着担走街串巷卖海南粉,她15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海南粉。20世纪80年代,她便开起铺子做海南粉,至今已有30余年。

亚妹做粉,驾轻就熟,从竹筐里麻利抓起一把细粉装碗,铺上满满一层配料,炸花生、炸脆片、酸笋、酸菜、黄豆芽和劲道鲜甜的牛肉干,还有葱和香菜,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浓稠的琥珀色卤汁。

看似无序的大杂烩,其实每种料都是有讲究的。酸笋提鲜,豆芽鲜甜、炸花生和牛肉干丰富口感,酸甜爽口的酱汁均匀包裹每一根米粉,让它入味。

如果说海南粉是“加打”江湖的绝对C位,腌面的地位也不遑多让。

“老板,一碗牛腩腌面,加面加辣。”一大早,美兰区群上路烟火气便升腾而起,名为“阿阳牛腩腌面店”的老字号早餐店里坐满了大快朵颐的食客。

这家面店经营已有些年头,是当地一个老牌早餐店。近些年,在口耳相传和自媒体宣传下,在食客中颇具知名度。

进门左手边便是玻璃隔开的长方烹调间。粉、面和葱、酸菜、芝麻等配料在料理台上一字排开。后侧的炉子不停火,浓稠的卤汁里煨着大块的牛腩和猪杂,热气升腾,待食客点好单,店家便用竹编的长漏勺捞出几块肉,甩在案板上,麻利剁成小块。

既然写上了招牌,店家最拿手的便是牛腩腌面。面是微微发黄的碱面。大火烧水,大灶下面,大团的面扔进去,滚水烫熟,捞起甩干,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后,筋道爽滑的面便备好入碗。

面装在简单的宽口白瓷碗里,淋入鲜香的酱汁,撒入炒熟磨碎的黑、白芝麻和香油,加入一把炸得香脆的红皮花生米,一把酸菜,再放入嚼劲十足的牛腩,一碗招牌的牛腩腌面便新鲜出炉,再配碗冬瓜海白汤,一份海口味十足的早餐就周全了。

物美价廉的情怀好味

若说一天中哪一顿的风味“最海南”,那么老爸茶一定当之无愧。下午三四点,得闲便饮茶,是“老海口”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海口,寻味美食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准则——钻进老巷子里。这些老店经历过老街坊重重把关和检验,充盈着人情世故的市井味道,闹哄哄却也美滋滋。老爸茶店也是如此。正方华美食店便是“盘踞”在海口市美兰区文明横路里的一位“隐藏boss”。

正方华的生机勃勃和热闹多彩在街坊邻里是出了名的。走入其中,几乎座无虚席,伙计们提着一壶壶开水在桌椅间大步穿梭,往飘散着菊花香味的茶壶里注水。喧嚷的大堂里,满是心满意足、大快朵颐的食客。

一字排开的美食档口,是店里最靓丽的风景线:炸鸡翅、凉拌菜、糟粕醋、蛋散、煎萝卜糕、鸡屎藤煎饼……包罗了老爸茶里所有小吃类别,“一站式”体验老海口味道。

头牌红米虾肠是必点项。伙计沿袭广式“布拉肠”做法,熟稔地在蒸布上均匀铺一层红米浆,将其放至特制的方形蒸笼上蒸煮成型。红粉皮紧紧卷起鲜甜的熟虾仁、蓬松的炸酥脆和爽口的马蹄粒,一口下去,味道很是丰富,肠皮油韧弹牙,夹层酥爽干脆,虾肉甜脆多汁,一点点虾油融进肠皮,鲜得很。

煎萝卜糕也是店内招牌。提前将白萝卜切成细丝,加黏米粉和盐、胡椒粉等调料,和水搅拌至抓起不散的稠浆。制作时,伙计舀起一大勺浆汁倒进平底锅,打上生鸡蛋,煎至酥脆焦香。白萝卜丝清香多汁,糕饼酥脆焦香,鸡蛋添上几分滑润,好吃得停不下筷子。

老爸茶的江湖,随时都有新人涌现。今年,连锁老爸茶店“聚福安”势头正旺,成为城中人气新贵。

深秋时节,这家的猪肚汤实在不容错过。猪肚切成细长条,加了白果、白胡椒炖煮,汤汁被熬得乳白鲜甜。趁热喝,汤水芳醇滑润,猪肚脆爽甘香,白胡椒微微的辛辣,破除油腻,激发味蕾去感受多样的滋味。

一碗下来,整个人都热了起来,额角能萌出密密的细汗。“老海口”相信,这种热气能逼出人们体内的湿气,给生活带来美味的平衡。

鸡屎藤煎饼,多几分地域特色。鸡屎藤叶晒干磨粉后加水、面粉和匀,在平底锅上少油煎制。青色的饼,酥软却不油腻,草叶幽香淡淡,多几分清新舒爽。

各类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三五好友吃完满满一桌,人均只要三四十。物美价廉,饮茶吹水,就是平淡生活里的烟火气。

月夜老街的市井美味

夜色渐沉,月上梢头,有什么比约上三两好友,穿梭巷弄,寻得满口香,更适合深秋的夜晚。在海口,夜宵的主角并非只有烧烤,炖盅、小炒、炒粉、焖面与湿面,一样是夜宵江湖的“狠角色”。

锦山里焖面店,是全城“吃货”常来报到打卡点。小店开在文明东路锦山里社区的小巷里,干脆便以此为名,随性自在,一如“老海口”的生活哲学。

老板将家里旧宅改成夜宵店,从庭院、客厅到房间满满当当全摆上餐桌,环境算不得好,食客却络绎不绝。有时排队太久,等不及的食客,干脆搬个塑料凳子,端着碗,坐在小巷里吃。

焖面有几种规格,11元打底,30元封顶。和北方焖面做法完全不同,海口焖面先煮沸高汤,加入伊面、鲜虾、猪杂、瘦肉、黄鳝段等配料,猛火快攻将面煮透。关火之前,面里加入一枚鸡蛋,随后倒入面碗,再淋上一勺香浓的蒜头油。

不同于汤面,焖面的汤汁较少,刚好没过伊面。焖面上桌,得先搅拌静置十余秒,让面充分裹挟蛋液,吸饱汤汁,沾满蒜头油,吃起来才够味。吃焖面不能慢条斯理,必须大快朵颐,一是怕吸收太多汤汁,面容易坨,二是趁热吃才能更好品味蛋液裹面的滑嫩和高汤的鲜甜。

冒着热气的焖面,伊面又滑又筋道,配料丰富鲜美,面香、蛋香、蒜香碰撞出美妙的滋味,随着微稠的汤汁进入身体,一层又一层的味觉信号接踵而至,逼得食客无暇他顾,只管哧溜哧溜吃完面,把汤一饮而尽,然后打着饱嗝舔舔嘴角夸赞一番。

一碗简简单单的焖面,为什么能这么动人。老板一家人解答或许能说明问题,“我们这十几年都只做焖面,味道当然好。”

或许正因简单纯粹的“老海口”舍得用大把时间和精力,把海里的、泥里的、田里的各种原材料反复混合、调配,加上一点点上味蕾的直觉,才能制作这具有浓郁市井特色的小吃。

头顶有月,口中有面,时间似乎停驻的老宅子中,人们又找回了陈年的闲适味道。

隐藏在海口东门市场边的“回味炖品”,是老街里慰藉夜晚的存在。

热锅炒湿面,粗放中带有一种仪式感。老板把灶火烧得极旺,生油滑锅,满眼锃亮。烫到断生的面,在热锅里打个滚,激得锅里蒸汽升腾,添上片好的猪肝、腊肠、瘦肉、河虾和海白,收尾时再来一把青菜,分量十足,童叟无欺。

镬气十足的面装碟,香气已勾得人馋虫大动,但别急,还要浇上卤汁,才是炒湿面的灵魂。生粉、老抽、生抽、醋……寻常的调味料却能勾出浓稠香滑的卤汁,淋在面上,莹润喷香。

满满一盘炒湿面下肚,胃满了,心也没地儿空虚。

菜单上随机出现的爆炒时令小菜,也不能错过。爆炒芒果螺,螺肉紧实多汁,在红椒、青椒等辅料中呛熟,螺的甜,激发了红椒的香,芡汁滋润螺肉,渗透了咸鲜,很是够味儿。“资深”食客知道,吃完螺肉,要就着螺壳吮一口,鲜咸酱汁入口,口齿生津,最为爽快。这样的怪癖就是“好吃者”心照不宣的默契。

一碟炒面,几口螺肉,这就是深夜老街的滋味;这就是烟火不熄,平凡松弛的市井人生。